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12 13:34:47
选择字号:
第二届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现场直击:
大湾区进入“‘共享创新’时间”

 

20多年前,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被提上议程之初,大家都没想到它可能会落户东莞。这一大科学装置,在当初被一些地方认为“既不产生GDP、也不交税,来了也没什么用处”。

现如今,散裂中子源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支撑科技创新的一个主要科学平台。12月8日,中科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在“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上分享了一组数字加以佐证:自2018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8轮用户实验共800多项课题、全球累计注册用户4000多名,已成为粤港科技创新的共享性关键支撑平台,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陈和生<font class=

中科院院士陈和生在“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上作主题分享。 图片来源:湾区科创峰会组委会

大科学装置作为共享性平台支撑各类科技创新,是湾区进入“共享创新”新阶段的一个缩影。在湾区,科学家+企业家、大企业+中小微、核心城市+成员城市等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活动层出不穷,政产学研“相互奔赴”和“彼此成就”的剧本正在这片热土上演。

“各自为政不会各自精彩”

在过去,粤港澳之间的产业联系被形容为“前店后厂”——港澳坐拥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服务业和金融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则主要从事密集劳动生产。但如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接受采访中表示,这种劳动分工的格局已经变迁,正必然走向融合发展。

“下一步只能通过融合发展,若不融合,香港没未来、广东很多问题也无法解决。”郑永年认为,要切实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一是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科研能力的高校院所;二是必须拥有一大批能把基础科学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企业或机构;三是解决金融问题,用金融支撑做转化。

“如果香港的大学与大湾区的高校或企业有科研或技术上的合作,再加上具有转化能力的企业或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就会很发达。”郑永年说:“融合发展、共享创新将让大家‘什么都有’,大湾区就可以跟世界上任何湾区竞争。一言蔽之,各自为政不会各自精彩。”

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活动,讲究的是开放共享,追求的合作共赢。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科学家,澳门大学教授、2022年“科学探索奖”得主麦沛然深晓这句话的含义。在前述峰会中,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如何在澳门大学、珠海横琴和深圳河套科技园三地“左右逢源”,连通芯片的研发、制造、应用和市场。

“湾区有很多芯片‘高手’,不同的‘高手’聚焦于不同的问题,我觉得需要创造一个舞台,去协调大湾区多个科学家团队形成合力,去尝试攻克一些芯片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麦沛然告诉记者,大湾区正在形成的数实并重、软硬一体的研发和产业生态,有助于产业链、基地、人才等跨区域利用,提升创新“含金量”和竞争力。

须加大对科学技术投资

在湾区科创峰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源要素在深港两地、珠江两岸、四大核心城市之间跨河、过江、越海,频繁流动、深度共享。报告提出,这背后依托的是大湾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三大利器”:区域产业集聚平台、大科学装置平台和企业开放创新平台。

与会学者专家认为,这“三大利器”共同指向“要加大对基础科研和共性技术平台的投入”。

扎根粤港澳大湾区10多年来,陈和生亲身见证了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大湾区要想形成科技创新的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大科学装置和前沿科学研究。”陈和生以散裂中子源为例指出,紧跟这一大科学装置而来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在湾区形成了一支高水平专业齐全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技术支持、管理队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我们用视觉智能技术帮助工业制造检测缺陷,打造出国内液晶面板行业首个AI自动缺陷分类系统,帮助企业缩减人力50%,生产周期缩短60%。”腾讯杰出科学家、美国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刘威在会上分享说:“在智能制造、政务、医疗、农业、教育等领域,我们探索如何开放创新,为产业助力。”

刘威还提到,腾讯“云深”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开展“探星计划”等,也为基础科研发现提供着必要的技术支撑。他说,腾讯近年来持续加码投资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计划”等项目的实施,毫不保留地支持一大批年轻学者、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在湾区科创峰会的视频演讲中谈到,中国和许多其他亚洲国家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投资,更加自力更生,尽可能在区域内开展充分的技术创新,“就像美国在硅谷所能做到的那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