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2 12:35:21
选择字号:
空间辐射计量及生物损伤评估技术随神舟十五升空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这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大连海事大学孙野青教授团队承担的“空间辐射计量及生物损伤评估技术”项目也应用在其中。

该项目于2020年在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立项,经过三年的研制,攻克基于微流控技术实现的线虫自动化培养、运动和组织器官观测和成像等关键技术。并且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协作,成功完成了飞行载荷的研制和空间飞行的系统测试,其是首次进入空间环境研究模式动物的载荷装载。根据计划,发射后20小时内,该载荷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舱生命生态实验柜中开展科学实验。

接下来的30天内,在空间辐射环境下,将对线虫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损伤进行在轨自动化实时监测。回收后,通过对空间处理样品的功能基因组测序,及与空间辐射参数的关联分析,研究空间辐射计量和损伤评估技术,分析空间辐射和微重力协同生物学效应机制。

据悉,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标准交付,根据总体工作计划,团队科研人员已赶赴发射中心,从实验室搭建、样品准备、实验单元和装置状态确认、验证装载和操作细则等方面开展了紧张周密的工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