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涛 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18 17:30:14
选择字号:
陈怡平提出延安“南沟模式”的内涵与启示


 延安南沟“山水林田湖草路”生态景观格局(论文作者供图)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大约64万km2,因其土质疏松,沟壑纵横,长度大于500m的沟道有27万多条,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极度贫困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余年的治理,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至2020年该区域植被盖度增加至65%,土壤水分承载力已经达到阈值上限。未来如何保持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又让当地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如何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是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

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先行先试,把全村1500 公顷撂荒地与山顶林地进行流转,评估定价,重塑南沟村的景观格局,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耦合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塑造了乡村振兴“南沟模式”。为使黄土高原更多的地方借鉴、推广南沟模式,推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陈怡平研究员总结归纳延安“南沟模式”的内涵。其相关内容刊发于新出版的《地球环境学报》。

陈怡平概括延安“南沟模式”为:景观多样化,生态经济化,农业现代化,人民福祉化。

景观多样化: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创新治沟造地方式:(1)对全村1500 公顷亩撂荒地与山顶林地进行流转,山顶削峁建设边沿稍高、中心稍低的小平原,以减少暴雨期间水土流失,形成降水就地入渗果园的有效地形。(2)根据植物学原理,南沟村在削峁造原后,创新了原来退耕还林的复绿方式,不再以洋槐等速生高耗水乔木为建群种,而是山腰种草,辅以灌木,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3)依据黄土高原夏秋季降雨集中的天气特征,通过考察南沟村地形地貌,统计分析南沟多年降雨量,科学设计三个连体湖池,保障涝可以泄洪,旱可以满足山顶果园灌溉。重塑的南沟村景观格局,不但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路”生态系统新景观格局,而且有效控制了南沟流域的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经济化:南沟村为黄土高原典型沟壑村落,1999年实施全面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至2014年,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5%,但是主要建群种以洋槐为主。2015年开始,南沟村开始践行“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经营、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构建了“水土流失治理+优美生态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三变改革+乡村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经济化模式。特别是立足优美景观格局,以樱桃、苹果采摘农业区为纽带,创新苹果、樱桃销售模式,充分利用自媒体等新型网络媒体平台推出“我在南沟有棵树”的线上认养活动,认养采摘等模式,不但让果园成为了劳动教育基地,让游客与消费者全程参与生产实践,而且有效拓宽了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实现年果业增收12.2万元,探索出了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乡村旅游、餐饮住宿和劳动教育等一体的化生态经济化模式。

通过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4653元增长到2021年的17500万元,2022年人均收入过20000元。

农业现代化:南沟村通过在山顶建塬种植苹果,山腰构建草灌复合生态系统,山下修建连体湖池,为山顶果园提供灌溉水源,统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新格局。如在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水土流失性氮磷面源污染阻截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专家组指导下,构建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蓄(水)、排(水)、防(洪、盐渍化)、灌(溉)、管(理)为一体的水利综合配套技术,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洪涝灾害和氮磷面源污染。同时果园使用研发的中药废渣有机肥实现免施农药和通过覆盖黑色地膜和安装杀虫灯而达到免施大量除草剂和农药的效果等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

人民福祉化:国家科研研发项目的支撑下,南沟村探索实践最优土地整治模式,节水灌溉技术,总结提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振兴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即山顶削峁建盆地,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灌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设施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建设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设施农业提供滴灌水源,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的同时,南沟村村民的日子红红火火,幸福指数高。

陈怡平在文章最后还指出,在借鉴推广南沟村模式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依据当地的自然地貌地形条件而构建多元化景观格局,推动生态经济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人民福祉化;不可以照搬照抄南沟模式,应遵循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湖则湖,宜草则草,宜沙则沙,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发展独具特色的新时代“四化”(景观多样化、生态经济化、农业现代化、人民福祉化)新农村。

文章相关信息: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1.1482.x.20221117.1941.002.html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