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9 15:34:46
选择字号:
不忘“爱写诗的院士”留下的人文思考

 

  图为杨叔子院士给学生上课。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科学界、教育界一颗巨星陨落。11月4日晚,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逝世,享年89岁。连日来,很多相识的、不相识的人都在网上表达深切悼念。一些媒体刊文泣告读者:“那个爱写诗的院士,走了。”

作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一生成果斐然、熠熠生辉、堪称传奇,许多方面都值得后辈深入研究、总结和学习。单就其以理工科院士身份,高擎人文教育大旗,“倡导在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举,就留给我们深远的思考空间。

主政华中理工大学期间,为了矫正理工科学生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缺乏基本中文素养的严重“偏科倾向”,他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他对自己的博士生有更严格的要求——博士论文答辩前必须先背《老子》,后来又加上了《论语》前七篇。这一“另类”要求曾给他带来不少争议,其中不乏“沽名钓誉”“标新立异”等指摘。但是,杨叔子先生坚定不移。

强调“中文能力”“人文素养”,不是其个人喜好使然,而是看到越来越多“高材生”学识上的“跛脚”,避免未来工程师成为“文(人文文化)盲”的锐意改革;不是单纯实用主义的考量,而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浮躁、焦虑和压抑”,以中华国学经典对年轻人进行文化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为确保其安心学问、踏实研究开出的“人文药方”;加强人文教育,看似是额外给学生增加负担,实则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的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通才教育。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的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异曲同工。

南迁路上,实施通才教育是西南联大的一个基本办学方针。西南联大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文理渗透,各院系必修国文、英文和中国通史(工学院除外)。彼时,梅贻琦等人极力主张在大学推行通才教育,他在《大学一解》中提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动荡时期,西南联大培养出一大批国学大师、科学巨匠,造就不朽传奇,学科的交叉融合、通才的培养理念,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教育投入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大学毛入学率连年提升,但在名家、大师的产出上还不尽如人意。今时今日我们要建设“双一流”大学,破解“钱学森之问”,形成大师频出的生动教育局面,需要进行系统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杨叔子等教育家,既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又强调文理兼修、中西贯通、学科融合的教育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杨叔子先生既是我国智能制造的首倡者,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人之一,又是一个产出颇丰的诗人。其古典诗词结构严谨、格调高雅,每每将国学、科学和生活巧妙融合。直到上个月,躺在病床上的杨叔子,还在跟夫人对诗。临别之际,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何其感人!毫无疑问,他自身就是一个文理兼修、中西贯通、学科融合的大学问家典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那个“爱写诗的院士”留给后人的箴言,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发共鸣。斯人已去,然其留下的人文思考无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