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 |
引导“西部人”干好“西部事” |
|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既是国家重要能源资源基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围绕干旱区生态与资源环境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一代代科研人员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科技戍边六十年,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做出了卓越贡献。
多年来,新疆生地所人才队伍建设困难重重。一是未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领军人才梯队,青年人才比例偏低。二是留住优秀人才和引进领军人才困难,极度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
近年来,新疆生地所遵循“西部人做西部事”“先定事、后定人”的原则,推出系列举措,培养造就了一支干旱区研究领域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第一,明确目标定位,优化学科布局,打造“西部人做西部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疆生地所聚焦干旱区水资源安全与保护、中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利用、矿产资源成矿机理与探测技术、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将8个研究室调整为5大研究单元,通过“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干旱区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形成了聚集和稳定人才的重大科技平台。
第二,积极谋划国家重大任务,压实科技责任,勇推青年人才担当首席。围绕新时期新疆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生态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所牵头谋划和组织实施了“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署45岁以下青年骨干担任项目首席或课题负责人,比例达67%,为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第三,发挥新疆地缘优势,服务绿色丝路建设,打造国际化创新团队。研究所借助地处亚洲中心的区位优势,成立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牵头成立“国际科学联盟(ANSO)荒漠化防治联盟”和“ANSO绿色咸海科学倡议项目办公室”;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立联合实验室,吸引外籍人才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加强留学生培养,打牢后备合作力量,研究所先后为中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160多名研究生,多数成长为本国科技骨干和政府部门管理骨干,为沿线国家培养了一批“知中国、懂中国、亲中国”的友好人士。
“十三五”以来,研究所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0余名,35岁以内青年人才从2017年占比21%回升至26%,稳定了一批青年人才队伍。国际人才聚集效应显著,20人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新疆政府“天山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外籍人才占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队伍的35%,国际化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研究所的人才工作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总结评估中获评优秀,促进了学科发展和重大成果产出。
今后,新疆生地所将进一步牢记“国家队、国家人”身份,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把区位优势转换为学科优势,在继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活血功能”,提升聚集人才、用好人才的创新能力,打造干旱区生态和资源环境领域的人才高地。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