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显蔚  张惠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0/13 15:19:12
选择字号:
新型举国体制激发科技人才成长活力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

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人才是实现突破的战略要素。有鉴于此,必须大力推进与人才成长规律相符合,与新型举国体制相配套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保障机制创新,打造人才培养“蓄水池”、搭建人才选拔“竞技场”、构筑人才评价“生态圈”、吹响人才保障“集结号”,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强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人才培养“蓄水池”

只有把科技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储备,才能有底气、有潜力开展科技攻关,把握科学研究话语权,占领科技领域制高点。

首先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学科领域布局和高水平团队建设,实行分阶段、差异化、精准式培养。

其次要建立开放包容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健全层次多、覆盖广的科技人才培育机制,努力造就一批兼具原创性、引领性、系统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

再次要深化科研院所同地方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创”合作模式,把优秀科技人才放到重大科技攻坚、科研布局、创新平台中历练,为科技人才成长进步培植沃土、搭建平台,以科研实践为驱动力培养造就未来科研新秀。

最后要持续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基础理论创新发力,形成关键产业出题、领军人才解题的产业链创新链。让科技人才的源头活水不断涌入人才培养“蓄水池”,努力储蓄一池助力科技振兴发展的人才“春水”。

创新科技人才选拔机制,搭建人才选拔“竞技场”

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创新科技人才选拔机制,搭建人才选拔“竞技场”,遴选出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必要。

一要建立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以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张榜招募科技帅才,让那些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具有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挂帅出征,以此发现和选拔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科技领军人才。

二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组建高质量科技人才团队,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集团管理机制,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打破人才资源和创新智慧的“固化”,广集天下英才智力,推动智慧资源与技术攻关无缝衔接、同频共振。

三要积极探索建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职称直聘、破格晋升制度。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成长梯队的主力军,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评价考核和职称晋升提供单独通道,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构筑人才评价“生态圈”

人才评价机制是引领科技人才发展的“风向标”。常格不破,大才难得。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首先要根据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建立分类评价体系,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避免“一刀切”“一锅煮”。同时要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简化评价程序,为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持续探索、长期积累、出大成果创造条件。

其次要在“破四唯”中“立新标”。逐步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旧标准,代之以“品德、能力、业绩”的新导向。建立以政治素质、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可尝试探索符合专业实际的多种形式评价科研成果,稳步推进职称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制度改革,以专家举荐、创新大赛等多种方式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切实为科技人才干事创业“松绑”,避免陷入“文章发表”“项目申报”“荣誉称号”等竞争泥潭,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再次要健全青年科技人才上升渠道。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和支持,避免求全责备和论资排辈,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炼筋骨”,充分释放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量,营造青年科技人才研究有支撑、创新能认可、未来明方向的优质人才成长“生态圈”。

完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吹响人才保障“集结号”

科技人才施展才华需要广阔舞台,更需要“没有后顾之忧”的保障机制保驾护航。如何把各方面优秀科技人才集聚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奋斗中来,需要建立一套爱才、留才、聚才的保障机制,让更多高端科技人才纷至沓来,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软实力”与“硬支撑”。

一要坚持党对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环境氛围,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并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二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知识、价值、贡献为导向,优化工资结构,实行绩效工资和年薪制等多种灵活分配方式,探索实行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折价、股权期权激励等科技人才激励方式,扩大“人财物”自主权、减轻税负等政策导向,促进科技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三要集中优势资源为科技人才成长提供完善设施、资金、服务要素保障。积极汇聚各方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构破解我国科技发展关键难题的战略路径,锻造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和科技发展战略方向的“帅才型”“领军型”“实干型”科学家,为我国科技人才成长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需要我们奋力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激发全社会科技精锐人才的创新活力,举全国之力,聚八方之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科技创新之光照亮强国伟大征程。

(孙显蔚系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研究员,张惠娜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