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4 12:53:00
选择字号:
双管齐下“催化”企业创新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运营与创新管理”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在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和商务环境下,企业向内如何激发员工创新动力,向外又如何形成竞争战略,在实现有效供应链的同时控制风险,是企业在运营中不得不面对、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学家承担起这一重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运营与创新管理”(以下简称创新群体项目)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垣带领团队立足中国实际,在创新管理与战略、运作优化与管理、信息系统及管理等方向深入开展研究。

李垣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的研究从实践中来,吸取理论的营养,形成创新的研究成果,再用获得的成果指导实践,同时充实已有理论,努力做到了‘顶天立地’。”让团队成员深感欣慰的是,他们的研究就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中国企业创新的“化学反应”。

创新群体项目成员在一次企业调研中的合影。研究团队供图

以国家需求为己任

时间回到2014年前后,“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已成为共识。“当时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整体上并不强,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有效转型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李垣同时指出,封闭的研发体系使许多企业难以有机会有效地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来实现新的产业创新。

如何用管理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去帮助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成为该创新群体成员共同的学术兴趣。“作为管理学研究者,我们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管理科学的重大需求。”李垣说。

以国家需求为出发点,2014年李垣和同事们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请并获得创新群体项目资助。

研究者们同样肩负着学科发展的责任。李垣介绍,上海交通大学“运营与创新管理”研究团队为该创新群体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钟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浣尘等学者就创立了系统工程专业,这是团队事业发展的起步期;之后新建管理信息系统和运营管理等研究方向,2005年进入壮大期后又新增创新管理、服务运营方向。

在团队成员们看来,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上“管理”的边界和层次已经发生了变化,运营过程中创新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把“运营”和“创新”这两个原来各自分离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获得创新群体项目支持不仅点燃了他们的研究热情,更坚定了他们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信心。

“多年来,国家重大需求下共同的学术兴趣和学科责任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携手前行。”如今,再一次回顾项目申请时的初心,李垣这样说。

理论与实际“双管齐下”

在专家们看来,该创新群体项目最大的特点便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首先,管理是一个面向现实的学问,如果不从管理实践出发,管理科学研究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该创新群体项目主要成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万国华告诉《中国科学报》。

因此,研究者们与多家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企业管理实践。他们立足实际,将企业运营分为“战略管理”“运作管理”和“信息沟通”三个层面。其中,战略管理层面主要关注企业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以及如何提高运营效率;运作管理层面关注业务流程如何更加有效;信息沟通层面关注各运营主体或单位如何获取、交换和处理信息以及相关的具体平台建设。

李垣指出:“我们根据实践的三个层次,回到理论中去,不断凝练总结,形成了对应的三个科学问题。”三个科学问题分别为:动态行为表征及合作创新规律、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运营活动创新和开放环境下运营流程优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设计信息平台与创新。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该创新群体项目之所以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秘笈”正是界定问题的“三大条件”。“必须是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必须是咨询公司不愿做或做不了的、没有现成理论解释和现成方法的问题,必须是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的问题。”李垣表示。

例如,对于医院“看病难”的实际问题,万国华认为,其本质上是医疗资源配置和效率优化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前后,他带领课题组研究了医疗服务中的预约调度问题,考虑存在“直接到达病人”这一在中国格外突出的现象,并通过优化模型和算法解决了现实问题,如今已在多家医院实际应用。

同时,这项研究还为中国情境下“预约调度”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的模型对解决多种类似问题都有效。”万国华说。

在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的方法论下,该创新群体项目紧跟时代脚步,取得多项成果,解决了诸多新问题:在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的今天,针对企业决策应当在什么时候引入这一新技术的问题,他们创造性地将“高阶理论”运用于AI技术管理领域,为企业管理AI技术提供了新视角;针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原材料供应中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问题,他们提出供应契约达成协同的条件,对实践中存在高不确定性的供应管理具有指导意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振兴企业,他们引入“战略柔性”概念,解决了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多大比例的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柔性的问题;针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发展实际,他们整合相关理论,揭示地区、行业和重点企业在三创方面的特征及其变化,提出全新的“三创指数”(创新、创业、创投)……

“人人都发言”的团队文化

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该团队打破传统的“大课题分解为子课题”的科研项目组织方式,以研究任务为导向组织队伍、分配经费,倡导多领域交叉、协同作战。

在团队文化上,成员们之间形成了“人人都发言”的宽松氛围。这样的文化鼓励每个人都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迷信权威。万国华说:“我们之间经常以互相‘损’的方式提出对别人观点的质疑。”

有趣的是,他们研究管理科学,也从管理科学中得到如何管好自己团队的启示。李垣介绍:“我们曾经研究过,一个‘明星’成员,在团队中应该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也就是结构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团队创造力的社会模型,开发出关于团队创造型明星的中心地位如何影响团队创造力的二元模型。

结论包括,团队协调加强创造型明星的中心性对团队创造力的正向直接作用,当团队协调度高时,明星的中心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会更积极;团队协调缓解了创造型明星的中心性与非明星的学习活动之间的负向关系,当团队协调程度较高时,负向关系较小等。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团队,协同性、包容性要好,就是要容忍别人有不同的意见,这样的团队才有创造力。”李垣说。正是基于这项研究结果,他们一直坚守自己的团队文化。

面向未来,该创新群体项目成员表示,他们将继续围绕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持续攻关,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运营与创新管理理论,为中国企业的运营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完成作为科学研究者“顶天立地”的使命。

《中国科学报》:管理科学在研究范式上和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李垣:很多人觉得管理科学听起来比较“软”,但实际上管理科学在研究范式上和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特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脉相承。二者相同之处在于实验过程相似,首先都要基于科学问题提出研究假设,然后设计实验、确定能够表征的指标,最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不同之处在于管理科学的实验往往在真实社会经济活动场景下进行,需要研究者观察包括人的活动在内的多种要素。正是因为如此,管理科学的实验普遍变量多、难控制,可能比其他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还要困难。需要指出的是,可靠的管理科学研究,其结果也必须可重复。

《中国科学报》:对于您和创新群体项目成员关注的“运营与创新管理”,未来研究热点将有哪些?

李垣:我认为这个领域应当有三个关注点:一是“数字化转型”,二是“新型国际化”,三是“双碳”与绿色创新。“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期间我国企业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如何培育激发企业新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团队计划深入研究的问题。

“新型国际化”则涉及我国企业如何融入国际创新链等问题,包括如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创新网络和创新生态。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目前还缺乏系统理论支撑,值得深入研究。

“双碳”与绿色创新是目前全球少有的能够达成的共识。我国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提高运营效率来积极应对挑战并抓住未来机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