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刘如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5 13:10:53
选择字号:
为了“两条赛道”上的他们

 

发令枪响,一边是长跑,一边是跳高,如何在两条赛道上同时胜出?

这是佟江思考了十几年,也实践了十几年的问题。

他是一家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医师,也是一所医科大学的副教授。从业以来,除完成医院工作外,他累计发表了数十篇SCI论文,参与编写了十多本专业著作,还牵头在学校建立了一家检验研究所。

在一同毕业的200多名校友中,佟江的履历显得很特别。“因为没多少人愿意这样做,太苦。”而相比他这样的检验科医师,内科、外科的临床医生们若想在科研上做出点成绩,无疑更加艰难。每天应接不暇的门诊、手术、查房,足以消磨掉很多年轻人的科研梦想。

也不是没有人问:“你们这些在医院上班的人,为什么非要发论文呢?”佟江的回答也很简单:“如果能用我毕生的精力,把一份检验报告出炉的时间从两周、一周缩短到一天、半天,我觉得就很有意义。我的所有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医生和患者会遇到的问题。”

2022年,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肆虐,老龄化时代不可遏制地到来,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仍然挥舞着狰狞的爪牙。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壮大,但在生老病死前依旧脆弱得如同稚子。

全世界都在呼唤能够解决这些紧迫难题的人类精英,呼唤同时飞驰在两条赛道上的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

那我们不妨听听,医师科学家以及有可能成为医师科学家的人们,他们又在呼唤什么?

一个创造奇迹的职业

1968年,4名年轻医生来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作为美国公共卫生署军官履行兵役。在这里,他们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

之后数十年间,4个人纷纷取得了非凡成就:发现癌症基因;揭示胆固醇代谢和调控中的关键受体;发现著名的药物靶点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他们分别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Harold Varmus、Michael Brown、Joseph Goldstein,和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obert Lefkowitz。

临床医学与基础科学的相遇,常能成就“金风玉露一相逢”的佳话。据统计,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超过3成是医师科学家。

“医师科学家”这个概念或许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Abraham Flexner论证了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将科学进步与临床指导结合起来。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逐步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MD-PhD (医学—哲学博士)双学位计划,将科学研究与临床培训相结合,为本国的生物医学领域培养出了大批杰出科学家和优秀人才。

但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职业,一个被时代所呼唤和需要的职业,却正在经历某种“倒春寒”。

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医生中从事科学研究的比例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4.7%的峰值减少到今天的约1.5%——“宝藏物种”似乎有变成“濒危动物”的风险,原因在哪里?

从问卷反馈可以看出,相比一些个人因素,国家政策和机构制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如:研究经费的减少,临床工作与科研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差异,缺乏相关职业发展课程,可保障的科研时间不足,同导师的接触不足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中国,“医师科学家”还是一个稍显陌生的概念,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起步较晚,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只多不少。

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给中国的医师科学家群体画像。仿佛隔着一层影影绰绰尚不清晰的纱罩,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中国的医学工作者正走在成为医师科学家的路上,也并不十分了解他们正面对的艰辛和孤独。

寻找“缝隙”的苦行僧

“这是一场苦行僧式的旅程。”佟江说。

“中国医院的情况你们都知道,地方小医院的人是很少的,病人都往大医院涌。各个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天都在奔命似地看门诊、做手术、查房,能腾出手来做研究的时间少之又少。像我们都是挤时间,插空做、熬夜做、周末做,没什么休息的时候。”

“只要是人,精力就是有限的——这是最大的问题。”

但很多时候,有限的不仅仅是精力,还有环境和资源。

佟江年轻时候,碰到过一个科研“风口”,正跃跃欲试呢,就被科室主任一句话打了回来:“小佟,这个东西你不许发文章。”

当时的大环境,并不是特别支持医学工作者涉足科研。医院中的很多管理者,也对医师科学家的培养缺乏意识。在这种境况下,佟江的科研之路举步维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项目,是他抓住的第一根稻草,也是他藉以出头的第一条缝隙。

“基金中标很难,但好在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友好且公平。那时候我不想太多,就是拿100%的努力去争取1%的机会。每次成功一点点,后来科研的雪球就越滚越大了。”

在佟江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中,有针对重大疾病的早筛早检指标,有鉴定病原微生物的新型方法;还有一些疑难杂症的创新治疗方案……“我做的科学研究都是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我会和很多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沟通,告诉他们临床问题在哪里,他们也会介绍自己拥有的设备、资源和方法。我们共同讨论,一起探寻,做出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医师科学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临床经验与科学洞察的交相辉映,让人们得以揭示疾病背后的神秘机理,在茫茫分子海洋中找到肿瘤标志物,开创前所未有的治疗方法,研发出另辟蹊径的创新药物……

中国的医师科学家主要集中在大学或科研院所的附属医院中,他们面对的是全世界最巨大的患者资源库:数目庞大,病种丰富,多样性高。但有志于探索这座宝库的年轻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佟江这样,能找到那条幸运的“缝隙”,并且破土出芽。

活水,源源而来

“中国传统医学一直领先世界,但对现代医学发展的贡献却乏善可陈,与泱泱大国的地位实不相称。要鼓励我们年轻一代医学工作者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勇于攀登医学科研高峰,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让更多优秀的‘医师科学家’脱颖而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如是说。

怎样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医师科学家苗子?怎么鼓励和帮助他们在“两条赛道”上同步起飞?如何为有志于此的年轻人提供友好的、支持性的环境?

这是一份考卷,亟待我们做出高质量的解答。

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专门提出:要“开展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试点”。

截至2021年7月,中国已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推动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于临床诊疗的实践。

一些医院和高校也在致力于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从1995年起选拔临床医学专业优秀学生进行“8 年+3/4 年”连续培养, 是国内最早的MD-PhD 双学位项目;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则采取了“3+2+3”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清华大学完成3年的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出国前往有合作关系的海外医学院进行为期2年的医学科研训练,最后回到国内开展3年临床学习与实践,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不难看出,这是一条远比攻读其他博士更为漫长、艰辛的路。有学者撰文呼吁:“我们需要制定计划,保证医师科学家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得到科学、经济、情感上的保护和支持。”

对此,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曾建议,应由政府建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全额资助希望成为医师科学家、且已经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在3~5年内不受经济压力的影响,全身心开展临床研究;还建议设立专项青年基金,资助那些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医生开展创新临床研究。

一些民间力量也在行动。近日,第四届“科学探索奖”正式启动申报。这是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的一个公益性奖项,面向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分5年发放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这些奖金可供获奖者全部自由支配。

人们注意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科学探索奖”在原有9大领域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个领域:医学科学领域,重点支持3个方向:鼓励青年学者针对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鼓励“医师科学家”开展创新性研究,开发临床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鼓励解决医药研发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科学问题等。

也就是说:鼓励年轻人成为医师科学家,支持医师科学家做出更好的工作。

“这是件好事!”听到这个消息时,佟江显得很高兴,“这是风向标,说明社会各界都在发现和认可这个领域的重要性;这也是一股活水,为原有的支持激励体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我希望像这样的支持,未来可以多一点,再多一点,希望年轻的后辈们,奔跑在‘两条赛道’上,能比当年的我更加轻松,更加从容。”

(本文中佟江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1904482

2. //m.vanbien.com/htmlnews/2019/9/430807.shtm

3. https://www.bls.gov/ooh/life-physical-and-social-science/medical-scientists.htm#tab-1

4. https://www.atsjournals.org/doi/full/10.1164/rccm.201110-1806ED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851937922782315&wfr=spider&for=pc

6. 10.3969/j.issn.1674-9308.2021.29.032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1&filename=KXTB202109007&uniplatform=NZKPT&v=eyr2cAOs5xYlm_alpeNak8mqXwlr56L2p2lrv23fRi6Q0HhLoppujB4ndZVQdj_G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