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荆淮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5 15:10:46
选择字号:
3D打印岩石力学特性及孔隙结构表征研究获进展

 

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运移规律及其流固耦合效应是地下油气储备与开发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导致不同工程灾害或工程难题的重要因素。精确表征岩石微观孔隙结构,探寻微观孔隙结构与宏观物理性质的内在关联,实现岩石宏观物理参数的精确计算,是开展深部岩体相关工程研究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油气地下储备与开发研究中心科研人员联合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在3D打印岩石力学特性及孔隙结构表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武汉岩土所相关团队介绍,科研人员在重建岩石微观CT图像的基础上,创新地引入3D打印技术,实现了岩土复杂多孔介质模型的精确、快速制备。采用不同的尺度升级打印方案、打印工艺与打印材料,制备了7类共20样次的岩石3D打印孔隙结构模型。结合氦孔隙度和高压压汞测试获取了3D打印模型的微观结构特征参数,通过与数字模型、以及文献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制备的3D打印孔隙结构模型能够较好的再现天然岩石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进一步指出了3D打印技术在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岩石3D打印模型的优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针对采用聚合物材料的3D打印岩石难以模拟天然岩石强度和变形特征、以及颗粒表面物化特性的缺陷,科研人员采用三类不同的天然颗粒材料为基材制作了3D打印岩石模拟物。通过室内单轴——三轴压缩、高精度CT扫描、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多种实验测试手段的联合表征,系统性地研究了3D打印岩石模拟物的孔隙类型、孔隙尺寸、胶结剂分布和颗粒接触类型等微观孔隙结构、强度及变形特征、裂纹扩展及破坏演化过程、润湿性和渗透特性。通过与天然岩石的对比,验证了3D打印岩石模拟物在替代天然样品开展流动测试分析和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分别发表在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和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9225)、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科研基金(BAS/1/1351-1301)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共同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603-020-02239-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041052100488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