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现场。(北京协和医学院供图)
9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京举办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建系100周年纪念活动,并为新命名的“可胜大楼”揭牌,共同回顾协和生理学系百年发展历程和精神传承,致敬以林可胜为代表的几代生理学系人为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林可胜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首位华人教授、系主任,是中国生理学的奠基人,在消化生理学与痛觉生理学领域成就卓越,为我国生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从科学、学科、爱国三个方面概括了林可胜的贡献。
1.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发现了“肠抑胃素”,开中国人发现激素之先河。对痛觉生理,特别是对认识阿斯匹林镇痛机制有卓著贡献。
2.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他是协和生理学系首位华人系主任,但他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协和生理学系本身,他培养的大批学生对中国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创建的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生理学杂志》成为近代中国
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抗战后,他还创建了国防医学院。
3.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在抗战中,他建成中国战争救护和防疫体系,担任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长,并利用其国际声望募得大批捐款和医药器械,为抗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后,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刘德培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等专家深切缅怀了林可胜,并回顾了协和生理学系对中国生理学科的贡献以及协和生理学系近年的发展情况。
延伸阅读:
林可胜(1897—1969),祖籍福建海澄县鳌冠村(今厦门市海沧区),新加坡华人科学家。父亲林文庆是新加坡著名医生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私人医生,是厦门大学的创校校长。林可胜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中国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在消化生理学与痛觉生理学领域成就卓越,为我国生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林可胜8岁被送往英国爱丁堡读书,1913年考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毕业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附近的军医院做外科助理。长达4年的战地救护实践,为他后来在祖国创办救护总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战地救护经验。一战结束后,林可胜返校复学。他以优异的成绩,于1919年连续获得医学内科和医学外科学士学位,并留校任生理学讲师。1920年至1924年,他又先后获得哲学博士与科学博士学位。1923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爱丁堡分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在欧美生理学界名声鹊起。
1925至1935年,林可胜任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1935至1937年,担任协和医学院三人领导小组成员,执行院长职务。林可胜在协和工作的1920至1930年代,是协和医学院的黄金时代,被中外誉为中国现代医学的摇篮。在这个比照欧美最先进医学院为蓝本的研究型学校里,一流的设施与一流的管理理念,让林可胜如鱼得水,成就如涌泉般喷薄而出。50余篇论文相继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尤以“肠抑胃素”最为著名。1926年,林可胜创办中国生理学会,出任首任会长。翌年,创办会刊《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任首任主编,在林可胜与协和同仁的努力下,《中国生理学杂志》迅速成为国际生理学届重要学术期刊,得到欧美同行的青睐。协和医学院以培养医届领袖为办学宗旨,作为生理学系主任林可胜不负众望。他在协和医学院12年的教职期里,不仅培养了协和史上最富盛名的一代医学生,还为国家培养了第一代生理学青年才俊。如:冯德培、卢致德、柳安昌、徐丰彦、沈其震、贾国藩、易见龙、李茂之、王世浚、沈诗章、徐庆祥、陈梅伯、黄仁若、李落英、汪堃仁、李宗汉、谢维铭、孟昭威、吕运明、周宗琦、刘曾复、丁延介、王志均等。此后,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里,开启现代生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林可胜当之无愧为中国生理学届的一代宗师。
同时,林可胜作为忠诚的爱国华侨,在长城抗战,特别是“七七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毅然担起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长的历史重任,为抗战救护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