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左一)和团队成员在牛首山游客中心工地现场考察。 东南大学供图
虽然学术活动较多、行政事务繁重,但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给学生上课永远排在工作日历的第一行。有一次,他被临时安排出差,但返回后直奔学校,利用晚上时间给本科生补课。时任研究生助教林岩记得:“我离开办公室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但王老师还在点评学生的作业。”
“给学生上课,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事。”王建国告诉《中国科学报》。
前不久,首届东南大学“杰出教学奖”评选结果揭晓。王建国获得唯一的“教学成就奖”。从教32年来,王建国始终活跃在教学一线,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他善于将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为培养高水平建筑创新人才作出突出贡献。
据悉,东南大学“杰出教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教学成就奖”“教学卓越奖”“教学新秀奖”三个类别,分别给予100万元人民币/人、20万元/人、10万元/人的奖励。
言传身教: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朱渊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是王建国的学生。博士一年级时,朱渊请导师王建国帮忙修改一篇论文,返回的修改稿令朱渊感触颇深。“满是红笔写成的修订和批注,不仅是文章的层次结构、语句措辞,甚至标点符号都做了修改。”从此以后,朱渊做任何事时都不忘提醒自己,要时刻认真、关注细节。
王建国鼓励学生坚持终身学习并广泛学习各专业的知识。对于朱渊来说,王建国“形散而神不散”的理念对其影响颇深,也无形中影响着他对学生的指导。
所谓“形散”,王建国愿意给学生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所谓“神不散”,王建国会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大家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在出差路上、吃饭时,王建国喜欢同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外出开会、承担项目、指导学生中的体悟。
十次小组(Team X)曾经是非常有影响的建筑师组织,对现当代建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成员提出了一系列在学界影响颇深的理念,如“改变的美学”“中介空间”等。
但国内一直没有人对Team X系统研究,王建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朱渊,并鼓励他:“要敢于填补学界研究的空白。”朱渊也不负众望,以此完成的博士论文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篇论文及其后编纂成书也成为其他学者研究Team X的重要文献。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建筑师,王建国认为,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学生们曾跟王建国一起到上海新场古镇调研,师生一起住在镇上的青年旅舍。每天清晨,王建国早早起床,阅读关于古镇的文献资料,并到镇上实地踏勘。当大家集合出发调研时,王建国已考察完一次。
助手姚昕悦说:“王老师经常深夜给我们回邮件,经常连续出差,数天辗转几座城市。他身上的那股拼劲,常常让我们自叹不如……”
培养新人:教师是学习中的首席
在王建国看来,教学领域的“前喻—后喻—互喻”的转变正在到来。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过去,上课主要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也就是“前喻”。在某些特定时刻,从学生向教师学习也会转变为教师向学生学习,这是“后喻”。
“当下应该是一个‘互喻’的时代,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习中的首席,把握经验、引领方向,同时也会向学生学习。”他表示,学生与互联网智库群体智慧的数字化即时性链接正在代替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法则规训。因此他认为,一个“互喻”为特征的建筑教学的新模式正在到来。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王建国鼓励教师和学生做终身学习者。 “可以试错,但不怕出错;做学问,要坚守而不保守。”他说:“对存量思维要学会‘过往不恋’,过去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能成功,不能有路径依赖,要不断推陈出新。”
王建国特别赞同《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的一个观点——“教育必须为尚不存在的未来培养新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的宽度远远比深度更重要。
在王建国看来,教育者必须充分认清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本科是打基础的阶段,要让学生接受系统、完整、全面的专业训练,完成从“小白”到“专业新人”的蜕变。这时,师生是“一对多”的关系,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硕士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对聚焦的方向,相对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导师,师生之间可以理解为“一对一”的关系。这时,培养因人而异的学生创新性思维变得尤为重要。相应的,王建国要求硕士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原理,论文必须要有一手的调研资料和基于实证的分析研究,同时将研究课题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提炼并据此推导出其共性规律和科学成果。
而到了博士研究阶段,学生不再仅仅是关于方法、技术的工具性研究,更需要有广博的属于“科学共同体”的知识,也要求有一定的理论建树。要培养他们在理论指导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对知识生产有所贡献。王建国要求学生们关注学术发展前沿,在几年内瞄准一个方向并做较为精深、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王建国认为,当下的建筑学子需要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意识、社会人文的关切和情怀、工程技术素养以及越来越重要的数据素养。需要做到博雅明理、技艺互鉴,并成为“π”型人才。
“与只有一项单一专业技能的‘I’型人才、一专多能的‘T’字型人才不同,‘π’型人才更加全面。”王建国解释道,“π”上面的横指的是广博的学识和综合能力,它有两条“腿”。一条腿指精湛的专业能力,另一条腿是一个“n”的概念,即具有很多相关学科的专业能力,这类人才会几条“腿”同时走路,“腿”与“腿”之间并行不悖,其不同的专业交叉往往能生发出新的创新动能。
“教学探索永远在路上”
王建国常说,今天东南大学建筑领域的辉煌是一代代建筑人接续奋斗的结果,他常常感念前辈学人的历史贡献和辛勤付出。
2001年,王建国担任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2003年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学院,王建国成为首任院长。他认为,教育要走出象牙塔、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并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要求,还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建筑的几个发展方向——低碳绿色、数字技术、遗产保护、城市设计和新型城镇化。同时,建筑学院坚持推进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博雅特点,通晓国际规则的“π”型人才。
为此,王建国和同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编写《城市设计》教材等相关教学参考书。
在王建国的带领下,2007年,东南大学建筑学获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学的建设;2008年,《建筑设计》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于2013年获批国家级资源共享课;2009年,《建筑设计》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2012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21年,《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王建国和同事一起,提出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教学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牵头申请并获准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的“111创新引智基地”和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
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开放·交叉·融合——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新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学做融创通合一体——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际引领,实践创新——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互喻式学科融通专业教育”获国际建协首届建筑教育创新奖提名奖。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探索永远在路上。”王建国说。他在《建筑师的二十岁》序言里曾写道:“建筑学子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那种‘无知而无畏’的激情与热望,可贵而难得。‘年轻’虽然通常意味着稚嫩与脆弱,但也有着对于理想的憧憬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精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