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
——潘承洞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
潘承洞(1934—1997)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5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被分配至山东大学数学系。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务。曾任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数学年刊》常务编委等职。
▲潘承洞指导工作。
▲潘承洞伏案工作。
▲潘承洞(中)指导学生。
▲潘承洞夫人李淑英接受采访(左一)。
▲刘桂真接受采访。
■赵晨
专长解析数论,上世纪60年代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1+5”和“1+4”,两次在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中居于领先地位。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82年, 因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突出贡献, 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年12月27日于济南逝世。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一部经典著作往往会为一个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收获。我们所从事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同读书一样,也会为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
采集工程中,通过对老科学家的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等一些能够系统反映其学术成长经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力图生动、立体地将老科学家璀璨的一生展现给世人,以期弘扬科学家精神,进而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
加入到采集工程工作小组、从事关于潘承洞院士的资料采集及处理工作,我感到万分荣幸又使命在肩。在进行辛苦的采集、走访、整理过程中,我既充分领略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人格风范和科学素养,又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面对难题,从细节入手
潘承洞1934年5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学时就显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1952年,潘承洞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自此结缘数论。1961年分配到山东大学数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务。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0年,在获悉潘承洞被列入采集工程名单后,山东大学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按时完成采集任务,山东大学即刻组织了一支由张希华研究员担任总负责人、高奇教授担任学术顾问的专业采集队伍。
自采集小组成立后,中国科协、山东大学及山东科协便积极协调山东省档案馆和山东大学档案馆、图书馆、离退休工作处等相关部门,从人、物、财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小组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受访者有些因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好和记忆力衰退不能接受采访,有些因事务繁忙无暇接受采访,有些因身份职务等因素不便接受采访,还有部分受访者身在外地或者国外,采访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不能顺利开展。在上述问题中,最棘手的还是由于受访者年龄偏大所造成的采访不便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潘承洞院士病逝于1997年12月,至今已有20多年。众多受访者脑海中原本记忆深刻的画面随着时间流淌而模糊起来。为此,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相关采访问题不了解、相关事实细节忘却等问题。
此外,采访时需全程录音和录像,在聚光灯照射下,许多受访者都会感到紧张,很多已经准备好的回答也无法流畅地讲述。
对于上述问题,采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采取资料搜集、校史查询、年鉴归纳等方法明确研究目的、确定主体问题,将相关史料、相关事实进行罗列和归纳后初步拟定采访提纲。
在进行正式采访前,我们积极与受访者建立前期联系,将拟定好的采访提纲提前一周左右呈送给受访者,令他们对采访中要聊到的话题以及整个采访流程有一个大体了解,并随时加以补充,从而使他们事先做好准备,尽量避免紧张情绪的产生。
在采访中,我们主要采取生活漫谈、引导回答、见缝插针、及时补充的方式,从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入手,引导受访者按照采访提纲中的问题和个人成长经历交替进行回答。对于受访者表示采访提纲所列的有些话题的相关事实细节已经忘却的问题,让其进行选择性回答,而对那些他们印象深刻且符合采访要求的话题则由其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针对受访者在聚光灯下感到紧张的问题,我们小组积极同相关专业人士沟通,发现通过拉家常以及适当修改聚光灯的冷暖色调等方式可以让受访者放松下来。
同时,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受访者经常会因为对某个话题感兴趣而不经意间讲述起自己之前没有想到的事情,有时候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使采访效果变得更好。
感受、感慨、感动
在潘承洞学术成长资料采集过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对潘承洞夫人李淑英教授,同事乔幼梅教授、刘桂真教授、袁益让教授、刘绍刚老师以及秘书宁继鸣教授的采访环节。
在访谈中,当聊到潘承洞刚刚来到山东大学工作的情况时,李淑英和袁益让的讲述令我们动容、感慨。
潘承洞是1961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大学工作的。从条件优渥的北京大学来到相对艰苦的山东大学工作,潘承洞并没有被眼前简陋的生活和办学条件所吓倒,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了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当中。他那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不仅帮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还感染和带动了身边众多的同事,帮助他们收获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即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上世纪60年代潘承洞仍然迎来了事业上的辉煌——他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5”和“1+4”命题的成立,两次在破解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中居于领先地位,也因此与华罗庚、王元、陈景润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中国数论学派的四大杰出代表。
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研究上,潘承洞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在《哥德巴赫猜想》一书中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猜想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一致赞誉。
不仅在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潘承洞在教育工作上也成就斐然。他多年执鞭讲坛,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干的数学人才……
倾听着潘承洞的学术成长故事,我们深深感动于他身上所体现出的胸怀祖国、奉献人民的爱国精神,踏实勤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道德品质,这不正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学习的科学家精神吗?
在采访中,以刘绍刚为代表的受访者所做的极为细心的准备工作也令我们无比感动。采访前,刘绍刚针对我们的采访提纲写出了十几页纸、上万字的回答摘要。在采访过程中,他对潘承洞相关事迹的叙述,无论是从逻辑还是从完整度上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给了我们一个巨大惊喜。
而潘承洞当年的同事刘桂真、袁益让,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
看到刘桂真的第一眼,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位耄耋老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山东大学教授(出版《运筹学》等多部著作),感觉她就像一个住在我们隔壁的老太太,无论是衣着还是语言,始终都带着一种令人愉悦的朴实感。
曾在计算数学、工业应用数学等领域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的袁益让教授,则更是将“俭朴”和“奋斗”两个词融为一体,80多岁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无论春夏秋冬,在山东大学校园,每天清晨你都可以看到这位老人匆匆赶往办公室的身影。
袁益让的办公室,除了桌椅、书籍和一摞摞厚厚的书稿外,几乎没有其他物件,甚至连空调都没有。时值盛夏,我们采集小组成员汗流浃背,而袁益让却十分淡然地与我们交谈……真可谓“心到静处自然凉,甘坐学术冷板凳”。
在采集过程中,这些无处不在的执着和奉献,一次次令我们感慨,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以潘承洞为代表的我国一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们不畏艰辛、勇于攀登,用他们的辛劳和汗水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采集小组成员,我们应竭尽全力、忠实记录、全面搜集,以求将老一辈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伟大成就如实、立体、全面地展示给世人,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尽一分绵薄之力。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报》 (2021-08-12 第8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