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锐 刘晶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9 18:02:07
选择字号:
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

 

小麦是全球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小麦生产、消费和进口量居世界前列,2019-2020年小麦收获面积占世界小麦收获面积11%左右,在世界排名第4;产量占18%左右,仅次于欧盟。

我国小麦生产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高投入、高产出、低收益。我国小麦生产总成本包括人工、土地、物质与服务等费用。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土地成本包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物质与服务费用细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费用,其中直接成本则是指包括化肥、农药等在内的种植小麦直接产生的费用,而间接费用则是指包括维修、技术服务、燃料等间接产生的费用。

其中,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最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2019年,我国小麦生产总成本大幅度上升,从每亩389.61元上升至1028.91元,年均增速7.3%。而亩均净利润整体呈大幅下降趋势,2019年小麦亩均净利润仅15.08元。提高小麦生产效益,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小麦生产效益有三个实现方向。

一是降低生产成本。对粮食内部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投入量进行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管理。

二是增加产量。通过良种良法提高单产水平;规模化连片种植增加生产面积;通过机械化收储减少产后损失。

三是提高销售价格。根据加工企业需求,订单生产优质专用小麦,以质论价,实现优质优价。

实现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横向维度,通过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实现高产出、高质量和低成本;纵向维度,以加工企业为主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全产业链效益。

提高小麦生产效益的建议实现路径和措施包括:

根据管理、经营和技术水平,适度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通过平整土地,可以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农机利用率;以规模谈价,可降低农药化肥等农资费用;亦可以实现品种品质统一管理,直接与加工企业对接,增强议价能力。至于规模化经营的“适度规模”,则取决于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技术水平,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对于规模经营主体的盈利水平至关重要,建议加强区域性职业农民和职业经理人培训学校的建设。

构建产业联合体,强化一二三产融合。鼓励面粉加工、主食加工企业到粮食主产区开展供产销衔接;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实行优质小麦种植、仓储、面粉生产和食品加工、物流和市场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产业引擎作用,构建产业联合体,将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应用到农业,增加小麦产业附加值。比如加工企业在当地成立合作社,合作社采取股权分红模式,即“固定地租+二次分红”,灾年时保证其固定地租收益,丰年时再进行二次分配。在固定地租的收益基础上,由职业农民、加工企业、股权农户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利益分配。

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可通过“粮—畜结合”“粮—渔复合”等模式,如小麦与养猪结合,按照“地上种粮—粮变饲料—饲料养殖—养殖产粪—粪肥还田—土壤改良—品质原粮”的循环产业模式,从而减少生产要素资源的闲置,促成生产成本的互补与分摊,有效增加产业附加值。

加强科技支撑和专业推广,实现提质增效和优质优价。建议地方政府联合企业、科研院校共同开展区域小麦品种、品质、加工应用性能等研究工作。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区域气候环境的优质品种,并注重研发与优质品种相配套的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实现良种良法,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优势和增产潜力。组织摸清各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小麦品质特性,明确小麦加工用途和应用方向,通过专业推广营销,实现优质优价,提升综合效益。

提高种粮补贴。建议加强补贴的针对性,按照“谁种田、谁产粮、谁受益”的原则,依据规模化程度和产粮水平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分类分级补贴。

(作者单位分别为: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金沙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