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3 16:49:43
选择字号:
科普创作也需多方力量“融通创新”
参与《水利民生》编写修订的体会

 

今年6月,《中国科技之路》丛书在北京正式出版发行。丛书由中国编辑学会组织策划,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向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作品。《水利民生》是这套丛书中的一本,该书是科研人员和科普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科普图书创作的典型案例。

作为有幸参与《水利民生》编写修订工作的一员,回想起那些奋战的日日夜夜,深感科普创作的艰辛,也深感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创作的重要。

科普创作需要多维度思考

2021年3月,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龙爱华的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研究室主任陈玲研究员团队参与了《水利民生》的编写修订工作。此后的2个月里,由多方力量组成的科普创作团队进入紧张有序的修订工作当中,根据先前确定的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书稿的编写修订过程中,我认为,从学术味道很浓的科技图书,往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图书转化,需要创作者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一是普通读者的视角。创作者要将自己设定为一名普通读者,去感受和发现书稿中看不懂、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大刀阔斧地删减。文中诸如“床面泥沙四种运动状态、16种转移概率、四种状态概率”相关公式、“中水科技SD2008水调自动化系统架构”图片以及“清水试验台参数比较表”等晦涩难懂的内容,都要认真解决,化成普通读者能看得懂的语言。

二是科普从业者的视角。创作者要结合已有的科普研究经验,去琢磨书稿中哪些内容是精华,哪些能充分调动读者兴趣,哪些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满足读者的科普需求。事实上,这对科普创作十分重要。在《水利民生》编写修订中,我们认真围绕中心层层剥离,从文字上进行规整,努力提炼精彩内容,尽量使内容做到读者爱看。

三是出版人的视角。创作者要参考借鉴国内外优秀科普图书出版经验,顺应融媒体时代出版需求,强调科学家精神传播。在书稿即将完成之际,团队提出增设一个类似“院士说”的栏目,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观看院士讲故事,在讲述中重点体现科学家精神。这一小小的改变,既丰富了图书内容,也使书稿内容更富有表现形式,降低了专业技术科普的硬度。

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元科普”创作

作为科普研究人员,在《水利民生》编写修订的过程中,也深刻感受到,科普创作尤其是前沿科技科普创作,从根本上依靠的还是科研人员。科普创作中,科研人员是科普“发球手”,科研人员发好“球”,科普才能更好地推进。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天文学家卞毓麟曾呼吁科学家做“元科普”,即写一些自己从事的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普读物,为其他科普创作人员提供权威、准确的“一手材料”。爱因斯坦和英菲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就是科学家做“元科普”的典范。

从《水利民生》这本书的编写来看,最核心的思想、最重要的素材,也主要依靠科研人员提供。龙爱华等科研人员发好了“球”,后面编写和出版团队才能跟进,把书稿进一步优化提升。因此应呼吁更多科研人员转变思想,加入科普创作队伍,积极开展“元科普”。

此外,科普研究人员也要积极加入到科普创作中来,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创作提供实际有效的支撑。作为专业队伍,科普研究人员了解科普创作选题策划、公众需求、出版流程等内容,能在关键时候为科研人员科普创作起到减压作用。

在《水利民生》创作过程中,科普研究所团队从科普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科研人员在反复修改中逐渐明白科普创作和科研写作的区别,也逐渐懂得站在读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琢磨读者对科普内容的阅读期待。

目前,我国关于前沿科技的优秀科普图书仍然非常少。作为一个案例,《水利民生》的编写创作为前沿科技的科普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行性思路,科研人员和科普研究人员可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我国科普创作繁荣发展。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