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土医生”在现场指导农户。扬州大学供图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今年的西瓜亩产增收300斤,一亩瓜田多赚了1500元!”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沙头西瓜节开幕式上,农户聂德梅拉着科研人员的手感激地说。就在不久前,看着自家地里一片片蔫耷耷的瓜苗,聂德梅着急得只想哭。
扬州市沙头镇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由于农民吃不透新技术,在农业升级过程中吃了不少“大亏”。随着扬州大学土壤健康研究所师生组成的“土医生”团队的到来,聂德梅这样的瓜农遇到的实际种植问题先后得到解决。
农户吃不透新技术
记者获悉,沙头镇年均种植各类西瓜品种2000余亩。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智能大棚、多膜覆盖、测土配方等新技术正被逐渐引入到西瓜种植中。
这些新技术真能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吗?事实并未如此,沙头镇的瓜农没少吃新技术的“亏”。
聂德梅是沙头镇的西瓜种植“新秀”。3年前,她开始种植大棚西瓜,并为瓜农提供瓜苗。受益于新技术引用和高效管理,她的瓜田连续丰收,瓜苗质量也受到瓜农们的青睐。从今年2月开始,形势却急转直下,栽下去的瓜秧陆续出现枯黄现象。
起初,聂德梅认为是秧苗问题,她赶紧让瓜农们补栽了一批,但两批不同的瓜苗,却出现了完全相同的症状。意识到不是秧苗问题后,她又咨询了几个当地农技人员,得到的答案有盐害、病虫害、土壤酸化等,可谓众说纷纭。“眼看着瓜苗一天不如一天,这可咋办啊!”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聂德梅突然想起在镇上办过培训班的扬州大学“土医生”,自己还加入了他们的微信群,于是她在群里发出“求救”信息。
看到信息后,扬州大学“土医生”们立刻带上速测设备赶赴现场。经过采样化验,“土医生”们的诊断是,大棚土壤出现“营养过剩”,引发“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现象。“土医生”们在现场发现,大棚土壤结构性差、地下水浅、排水不畅,造成土壤氧气供应严重不足,还原性物质大量积累,这些也是引起西瓜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需要尽快开沟排水、通气、降渍、降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扬州大学“土医生”们的分析结论是,农户还没有熟练掌握智能大棚、多膜覆盖、测土配方等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特点是跨学科、集成化、体系化,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实际的规模生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实施壁垒。农民吃不透新技术,就会‘吃大亏’。”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苏省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土壤改良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赵海涛告诉《中国科学报》。
“传统经验里,肥料越多地越肥,但在现代种植体系中,这种经验式的种植恰恰会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赵海涛解释道,“虽然大棚种植逐渐成为农业增收增效的重要渠道,但大棚土壤缺少雨水淋洗,养分经常随蒸发水移到表层。施用过多的肥料,如果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就会在土壤中迅速积累,导致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和土壤酸化,使农产品大面积减产、品质恶化。
“硬保障”和“软实力”
扬州大学土壤健康研究所所长钱晓晴告诉《中国科学报》:“瓜田‘营养过剩’只是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种植技术之间脱节的一个缩影,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有资源和技术的‘硬保障’,还要提供科学理念和技术认知的‘软实力’。”
他认为,应尽快建立一种专业化的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要主动发挥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援作用,真正打通农业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起,扬州大学依托江苏省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土壤改良创新团队,成立了土壤健康研究所和“土壤医院”等一批新型农业技术转化和服务机构,推动土壤检测、技术应用和人才培训等科技帮扶项目下沉农业生产一线。
然而,高校“土医生”下乡不易,融入乡村更不容易。2019年12月,受扬州市蔬菜协会的邀请,扬州大学的“土医生”给农户们作了一场“设施土壤劣质化及其控制技术”的专题报告,参加培训的农民有60多人,聂德梅就是其中一员。
培训开始后,不少农户边看手机边聊天,对土壤话题并不感兴趣。当“土医生”给出一组扬州市设施土壤严重退化后作物颗粒无收的照片后,现场瞬间发生转变。大家不约而同地惊叹道:“这跟我们自己地里的情况一模一样啊!”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培训,农户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本半个小时的交流时间也延长至两个小时 。应农户的要求,“土医生”在现场建立了 “扬州蔬菜产业培训”微信群,这也成为与农户最近的线上“土壤医院”。
“一些农户和生产经营者尚未认识到土壤健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采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优良的农资产品心存疑虑,缺乏接受新技术、新产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致使许多技术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使用效果。”赵海涛说。
为此,扬州大学“土医生”团队设计了三种农业服务模式,全面服务农业升级。比如,通过线上与线下联系,“土医生”直接为农民或种植户提供土壤障碍诊断与土壤治理咨询服务,包括障碍土壤样品采集、制备、测定与数据分析,指导农民或种植户开展土壤修复、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等。
赵海涛介绍道:“我们参与了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关土壤改良、地力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的试验、示范采购项目投标,发挥高校人力智力资源、检测设施设备资源优势,为地方政府大规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研制新型农业生产资料及专用肥料等提供技术支撑。”
另外,“土医生”团队还接受农户或生产经营主体的委托,对障碍土壤进行快速诊断,推荐土壤精准管理技术,开展跟踪咨询服务。“这将是土壤健康研究所未来需要重点拓展的服务形式。”赵海涛表示。
智力帮扶实现双赢
“我们的服务更多是一种公益帮扶,土壤采样与测定分析从未向小型农户收费。”赵海涛告诉《中国科学报》。
在他看来,这种公益性一方面体现在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团队的案例库,完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这是一种双赢,智力帮扶的意义大于实际的营收意义。”
赵海涛介绍,目前团队的主要收益来自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关土壤修复与改良、作物精准施肥、田间试验等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招标项目。“这种项目资金实际上也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土壤障碍问题诊断需求。”赵海涛坦言。
为此,扬州大学“土医生”团队又开始探索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开展土壤健康管理与农产品安全技术推荐服务。
不久前,扬州大学“土医生”团队携新近研发的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生态改良技术与产品与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展开合作,推出了“优土1号”系列全元配方肥料,并投入实际的农业生产。
赵海涛透露:“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们正在培养市场开拓人员,为个性化土壤诊断与培肥改良提供相关服务工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