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媛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1/5/29 11:59:37
选择字号: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动员
——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怀进鹏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百年华诞之际,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近平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科技界如何贯彻落实近平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怀进鹏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增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胜信心

记者: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新长征路,广大科技工作者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紧迫任务?

怀进鹏:近平书记的重要讲话向科技界发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动员,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首要任务的重要性、必要性,更真切地体会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紧迫感。

建党百年来,党始终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关心关爱科技人才、领导推动科技组织发展。科技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绘就了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历史华章。

当前,我国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高端产业、科技抗疫、民生科技、国防科技等方面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展示了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的新图景。

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汲取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筑牢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念根基,增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胜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创新自信,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保持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记者:我国当前在原始创新能力、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未来,中国科协将开展哪些工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怀进鹏:近平书记在此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

在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旧的生产组合方式难以持续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我们必须保持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党中央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党和人民对科技界寄予殷切期望。

科协组织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我们将突出“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科技共同体的作用,强化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网络和生态建设,充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同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的科技共同体,塑造科技求真、向善、臻美的文化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助力科技人才价值实现

记者: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该如何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怀进鹏:近平书记强调,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我们认识到,要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需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更加重视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科协组织将充分发挥党联系科技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举荐,构建海内外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渠道,发掘人才第一资源的潜力,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组织与资源势能,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高水平人才支撑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人才从各种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真正激发创新活力、动力。我们要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共同完善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助力科技人才价值实现。

也应该认识到,科技成就离不开国家使命感召和精神支撑。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是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科协组织要开展好科学家精神弘扬、学风传承行动,培育优良学风作风,强化价值引领,共同建设矢志爱国奋斗、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记者:近平书记强调,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科协将有哪些具体举措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怀进鹏:聚焦主责主业,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科协组织的使命任务。未来,中国科协将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践行群众路线,打造联系广泛、富有情感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提升科协组织凝聚力。中国科协还将以“科创中国”促进产学研融合,更广泛地联系产学研主体,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以“科普中国”聚力打造国家科普服务平台,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夯实现代化国家的公众科学素质基础。以“智汇中国”集智动员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科协将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完善国际创新治理体系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 詹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