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辉最后一次见到导师袁隆平,是在今年年初。杂交水稻高产攻关会在三亚举行,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会上发表了十几分钟的讲话。
那次会后,吴朝辉去到袁隆平家里,对方特地嘱咐他,搞了行政管理,科研工作不能丢。
从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吴朝辉已经追随袁隆平做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十九年了。现在,他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勤处处长。
“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袁隆平回忆说,年轻时他赤着脚下田,春天的稻田冰冷,还经常被蚂蟥咬,现在有套鞋,条件好多了。
吴朝辉一度想追捧热点,将研究方向定为分子生物学,是袁隆平劝诫他,“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不要抛弃原本的优势。担任博导期间,袁隆平会对照英语词典修改他的论文英文摘要。有时凌晨过后,他还会收到导师修改论文的建议——袁隆平就住在单位里,每天都可以当面指导学生。
袁隆平这一生与水稻结缘,心心念念的梦想是“禾下乘凉”:1973年,实现三系杂交稻配套;1995年,突破两系法育种关;2000年,实现超级稻亩产700公斤第一期目标;2014年,突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大关……现在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增产的稻谷每年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
他没有停下脚步。在人生的最后十年,袁隆平开始耐盐碱水稻研发,想要在中国广阔的盐碱地上种出高产的水稻,养活更多的人。
吴朝辉说,2020年底,山东耐盐水稻实现5‰盐度突破且亩产量超450公斤,距离老师“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此后的一天,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行的近10万人,长沙城里一时鲜花短缺。
在那些悼念的花束中间,沾着泥土,翠绿的稻穗最为醒目。吴朝辉会想起,2016年,老师考察山东的一处高产攻关试验田,欣喜地看到水稻出了穗,“整整齐齐,高大威猛,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 。
【以下是吴朝晖的口述】
【一】
2002年,我硕士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自此,跟随袁院士从事杂交水稻高产攻关。
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袁院士原来在安江农校的学生,第一次到袁院士身边工作才得知,每次提到自己是袁院士学生的学生,他就哈哈大笑。2002年11月份,袁院士指派我到海南进行三亚高产攻关示范,那一年,在三亚成功种植的超级稻“两优0293”超过八百公斤,达到当时海南水稻的高产纪录。袁院士非常高兴,看到试验田是我自己施肥、打药,和师母邓老师说,“我们选的人没选错呀?”
2004年,我希望继续提高理论水平,师从袁院士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位论文双向选定方向时,当时分子生物学很热,我也想要追捧热点。袁院士拍着我的肩膀,“我们不要追求所谓的热点,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你现在在搞高产栽培这个方向就非常好,你干嘛要抛弃自己原本的优势?”我接受了他的建议,一直从事高产栽培生理生态研究。
可能人家以为袁院士当我们的导师,就是挂个名,不会具体指导。实则不然,他会逐字逐句对照英语字典修改我们论文的英文摘要,晚上凌晨过后,发现了论文中的某些问题,也会马上打来电话要给我们当面指导。他就住在单位,每天都能当面指导。
因为我攻读硕士研究生前工作过五年,年纪相对大一点。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他就很替我着急,他认为应该“先成家后立业”。袁院士甚至发动过来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帮忙打听有没有好姑娘,“我这个学生还未婚”。
2014年,我们农科院在湘西自治州建设科技产业扶贫,袁院士鼓励并批准我到湘西州龙山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他说,一是我能够胜任那里的工作,二是要提升组织管理才能。在任期结束前,他亲自到龙山县指导我的工作。
2016年下半年,我回到原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次年,通过群众选举,成为中心后勤管理处的处长。
【二】
在我看来,袁院士一直都在做一件事,就是高产,更高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助力。
2013年,袁院士指派我到山东省负责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我们和青岛的袁策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在日照市的莒县和临沂市的莒南县进行超级杂交稻攻关都取得了成功,亩产九百多公斤,亩产一千多公斤,远远超过了当地的高产纪录。
起初,团队高产攻关试验田选址时,选择了山东省日照市的莒县。当时袁院士走访了很多地方,莒县一是温度,光照条件;二是满足土样条件;三是有水灌溉,高产攻关项目也取得了成功。莒县旁边就是临沂市的莒南县,莒南县觉得当地的土壤条件,天气条件比莒县更有优势,通过科技部挂职的同事引荐,想把高产攻关基地放到当地。2016年元月,袁院士考察临沂市莒南县时,对当地条件的评价很高,生物优势明显,水稻刚刚出穗的时候,整整齐齐,高大威猛,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
2016年,袁院士在山东检查基地的时候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有一个座谈会,他们希望袁院士团队能够和青岛市进一步对接。袁院士说,“我只懂杂交水稻,其他的我又不懂”。当地主管科教文卫负责人说,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有好的滨海生态条件,杂交水稻优势与海洋经济结合,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于是,有了“海水稻”的概念。
培育耐碱性水稻是袁院士近些年的研究重点,他鼓励我们,我们有强大的杂交水稻杂交优势,远缘杂交优势,丰富的种子资源;青岛市市委市政府批准了实验基地和实验大楼的建设,我们是有可能培育出耐盐碱地,高产的水稻,对于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通过他的战略分析,我们也有了底气,组建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从事耐盐碱水稻研究。
2021年3月,科技部批复同意支持湖南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现在,这些平台都已经搭建好了,而我们敬爱的老师远去了。
袁院士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籼型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他走的每一步都不平常,都昭示着一个伟大的,具有影响力的产业的形成。
早期,在东北就有耐盐碱水稻研究,但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和进展。开座谈的时候,老专家就讲,耐盐碱水稻好难搞,我们搞了几十年了,也没说出什么重大进展。袁院士介入该领域后,我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我们利用远缘杂交水稻优势,提供适用盐碱地的种子资源,随时耐盐碱地高产品种,加强执行栽培技术,进展显著。
【三】
在培育耐盐碱水稻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水稻秧苗是不耐盐碱,盐碱程度很高时,水稻下面都是一层白色的盐,影响吸水,影响水稻的纵向生长。
团队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水稻研究方面的老前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比如说研发新的水稻品种、降低土壤盐碱度,尝试了各种办法,实验之后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们扩大规模,提升产量做了充足的科研基础准备。
袁院士对待耐盐碱水稻的研发非常执着,也很自信,当我们遇到困难,士气低落的时候,他会组织技术小组的座谈,指出我们的有利优势,怎样弥补调整方向。他不是那种死命工作的人,生活很有规律,也很有节奏。
袁隆平团队最早将耐盐碱水稻研究放在了青岛和东营两个城市。“超优千号”是袁院士亲自配置的组合,最初是作为高产攻关组合,综合性状比较好。但是意想不到的情况是,在海水稻田上种植发现它也能够耐盐碱——我们在盐碱地上进行品种的筛选,“超优千号”作为试验品种,不仅能够存活,而且成熟度高,产量高。
耐盐碱水稻的试验品种包括“超优千号”和其他一些代号品种,代号品种需要通过审定才能公布正式的名字,仍处于实验阶段,实验阶段又包括小实验、大实验、中实验。
2018年,袁院士将目光投向高寒耐寒地区的耐盐碱水稻培育,因为中国盐碱地的面积很大,要真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内陆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例如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很多地方。相比山东、广东沿海地区的盐碱地,内陆盐碱地的特点是碱性更强,水稻养分吸收不足。
袁院士带领团队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都去进行实验示范,例如在内蒙古等地方都有组建分中心,袁院士派团队专家定期去那里进行指导,协助当地平台搭建。
目前,袁隆平团队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2020年底,山东耐盐水稻实现5‰盐度突破且亩产量超450公斤,距离袁院士“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四】
今年年初,我在三亚最后一次见到袁院士。当时高产攻关会在三亚召开,袁院士亲自在会上发表了几十分钟讲话。 我去到他家里,他指示说,“搞了行政管理,但是科研工作不能丢,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科研。”
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始终心系各个基地试验田的情况,只要身体许可,他都会操心这些事。袁院士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他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第二梦想还未完成,他却离开了。
昨天(编注:22日)上午,我像很多中国老百姓一样的,看到铺天盖地的消息说袁院士过世了,哎呀,我都急死了。打电话过去,说是谣言,我马上就往医院赶。去医院的路上接到电话说“病情稳定了”,我又高兴一点,等到快了,接到电话“刚刚走”。
我跑到医院时,只见到了袁院士的遗体,对着他的遗体,我磕了九个头,头都磕破了。我们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觉得他能够挺过这一关。
在三亚时,他就住院了,随后转回到湖南住院。医院治疗期间,袁院士的子女,亲人都在陪伴。作为学生,希望他能够静心休养,一是不允许去探视,二是怕打扰了他休息。
在袁院士团队,我扮演着栽培技术研究和土壤调理的工作,现在我们这些人要沿着他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走下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