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第三期出征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10位志愿者在经历了三重考核和两年等待之后,从众多的优秀报名者当中脱颖而出,即将开启为期40天的敦煌文化守望之旅。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等各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敦煌文化守望者”是一个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是以文化保护与传播为目标的知识赋能型文化公益行动,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联合发起。项目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招募来自各个领域的10名志愿者,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为期40天的体验式培训与上岗,参与到莫高窟各项保护与传承工作,并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莫高窟需求与文化志愿者能力的精准匹配,进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创新。
在本次出征仪式上,来自守望者第一、二期的成员还共同参与了“敦煌文化守望者,为什么”专题讨论。他们有针对性地回答了网上粉丝的提问,回顾了他们与“敦煌文化守望者”的结缘,回望了在敦煌的守望生活,并现场讲述了这40天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他们传播敦煌,也被敦煌改变。
针对大量高资质应募简历的特点,第三期的评选增强了对每一位选手在项目40天结束后仍可以继续为敦煌进行持续性传播的要求,分别从切题性、公益性、传播性及可持续性等维度,对其各自的敦煌“传播计划”进行深度考评。最终,十人入选第三期“敦煌文化守望者”。这份名单中有多位高校师生,包括古籍所副教授、孔子学院院长及文博学院古书画老师;来自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与罗德岛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考古、美术史、插画、东亚(文化)研究与社会心理学专业,本科及博士阶段在读学子;更有知名博主、文化空间创始人、自由设计师、摄影师及互联网精英等。
顾锋表示,上海交大历来注重“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文化引领”战略被列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其中尤其重视博物馆文化对师生的涵养与熏陶,已经打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程及美术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共同组成的博物馆群落。
据悉,近期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又在其“美育讲堂”项目中推出了敦煌文化系列课程,旨在让广大学生能打破时空限制,学习敦煌艺术,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