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4/28 11:49:56
选择字号:
智慧教室昭示未来已来
高等教育亟须“醒一醒、动起来”

 

日前,南开大学开设了16间研讨型智慧教室。与传统教室“中规中矩”的陈设相比,智慧教室内摆放着线条优美的不规则样式桌子,配备万向轮的多功能椅子围桌陈列,教室四面墙上增设多媒体展示屏。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深感未来已来。

实际上,开设智慧教室已非新鲜事,其他高校已经或正在准备行动。和南开大学的目的一样,它们都在想方设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颠覆性转型。

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并不好走。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形象地将信息技术革命比喻为给教育界的一个“叫醒”服务。“现在不少人已经醒来,但起身的不多,起身后能真正动起来的则更少。”

教育变革越来越深刻

教育与科技革命向来相伴而生,这已成为共识。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张学敏按照科技革命发生频率,将教育变革分为三个阶段,而历次教育变革均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等方面发生着变化。

“教育的初次变革发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这一时期的教育事业开始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在一篇论文中,张学敏这样写道,教育的二次变革发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这一时期的教育目标在培养技术实用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精英人才;教育的三次变革则发生在第四次和第五次科技革命后,人类社会开始快速步入信息时代。

正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的变革更为深刻,影响更为深远。例如,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合作探究以及教学环境已由学校空间扩展到网络空间。

但是,科技的发展并未就此止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从人类智能时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也被称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相应的,人工智能时代也使教育信息化从硬件向软件方向拓展,发生着从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变化。

南开大学等高校开设智慧教室正是适应这一变化的举措之一。

南开大学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科长田野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该校先后建设研讨型智慧教室16间、常态化录播教室92间、自主录播教室1间,完成280间教室雨课堂4.0版本升级,部署200点位桌面云系统,改善273间多媒体教室的教师机。

而早在2012年,四川大学就启动“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工程”,先后投入了2亿元,全面推进“教室革命”,多种类型的智慧教室超过教室总数的80%。

智慧教室共同的特点是布置可移动桌椅、去除传统讲台,以及配备多个触摸一体机、书写白板、多屏互动系统等。田野表示,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利于教师和学生的“零距离”交流、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不再是消除“无知”

当被问及受人工智能冲击最大的是哪个行业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毫不犹豫地说:“是教育!”

作为教师,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院长张清对此深有体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了,老师就得考虑怎么授课,哪些内容讲、哪些内容不讲。这些都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表示,与之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

随着科学技术井喷式的发展,知识也呈指数级增长。据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知识总量翻番的速度将达到每年106万倍。

“由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不再匮乏,教育的逻辑和目的将不再是消除‘无知’,而是如何创新并实现知识的价值革命。”在南京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院教授王建华看来,作为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知识组织,大学的知识生产也面临转型,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现代高等教育范式将面临失灵的风险。

“高等教育需要从以高深学问为合法性基础,转向以知识的创新和扩散为合法性基础。”王建华认为,高等教育需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其创业意识。

事实上,纵观世界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均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发展的内在规律。张清观察,许多高校为了应对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建设智慧教室到学习技术、教学设计和混合学习进行系统改革。

多年前,扬州大学利用清华大学开发的综合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一堂课到一门课再到一个专业,由“点”到“线”再到“面”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要求每门课都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该校由于起步早并持续发力,相关改革与探索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对于智慧教室,学生们刚开始颇感好奇。“上过几次课后发现,相比于只是坐在台下听老师讲,这样的课堂更能使我们的团队意识和演讲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连熙告诉《中国科学报》。

须重构高等教育使命

信息技术革命对人才培养模式所提出的调整需求正引起高校的重视。然而,“目前还没有引起实践者足够的重视,改革仍然按照常规,聚焦于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绩效问题或管理问题”。王建华说。

张清更关注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目前教师的晋升通道仍以科研为主要依据,但高校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育人。”

“尽管一直在改革,形式上也有所改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承认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目前还没有探索出像科研成果一样可‘定量化’的评价方法,用来评价教师在教学上的表现”。

张清向记者提到四川大学的探索模式。从2014年起,四川大学举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竞赛内容分为教学设计和现场授课两部分,现场授课环节由中外教学专家和学生代表综合评审。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该竞赛重点关注教师能否正确理解和准确定位其所授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否体现“教书”与“育人”并重,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通过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竞赛考量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内容、课堂活动、考核方式,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参赛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注重教学学术水平。

张清认为,随着“能力为要、知识为基、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新时代的到来,在人工智能已渗入高等教育的当下,能否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作为“第二意见”并进行深入而独立的思考,无疑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评判依据。

除了独立思考外,高等教育更应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人才与人工智能和平共处。

“在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正从‘知识体系’向‘能力体系’转型。”张清表示,未来的世界要实现人机和平共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人类变得更强。因此,要重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正是高等教育的愿景和使命。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表示,课程是“立德树人成效”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但也是当前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意义的短板、瓶颈和关键所在。为此,教育部提出“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时,教育变革的重任还应反思如何重塑人类再造世界的情怀和境界。”张学敏提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