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4/15 14:43:49
选择字号:
土壤碳稳定机制研究获进展

 

土壤中储存着约2.4万亿吨碳,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变化会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显著改变。阐明土壤碳稳定机制有助于准确预测陆地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反馈关系。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土壤有机质组成和矿物保护等非生物因素的作用,植物碳输入如何影响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及其稳定性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团队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带调查、14C同位素技术以及全球尺度的整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植物碳输入对不同层次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差异。研究成果发表于《生态学通讯》。

研究发现,随着植物碳输入增加,表层土壤碳稳定性减弱。并且,植物碳输入超过其他非生物因素的作用,是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植物碳输入的调控作用逐渐减弱,矿物保护成为决定深层土壤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人员基于全球土壤14C数据库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区域尺度上观察到的“不同层次土壤碳稳定性调控因素存在差异”的规律。

该研究拓展了学术界关于土壤碳稳定机制的认识,为提高地球系统模型对土壤碳动态的预测能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ele.1372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