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教授Adam Bass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肠病学》(GUT)上发表论文,揭示联合CDK4/6抑制剂和泛ERBB家族抑制剂能够有效的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每年全球的50%食管癌发生在中国,而其中90%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症状出现晚,疾病进展迅速的特点,因此预后极差,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20%。而目前尚缺乏精准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
Adam Bass 团队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食管癌新靶点的寻找、确认及治疗方案。2017年前后,他们在《自然》(Nature)上发表论文,鉴于90%食管鳞状细胞癌都存在细胞周期通路异常的新发现,研究人员确认细胞周期蛋白CDK4/6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靶点。
几年来,他们进一步围绕CDK4/6的治疗方案开展了多项实验。实验发现,虽然CDK4/6的抑制剂“palbociclib”能够对大多数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起作用,但是palbociclib单药容易产生耐药性。
“虽然相比于对照组‘palbociclib’能够明显的减慢肿瘤的生长,但肿瘤还是持续的长大。”本文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讲师周锦告诉《中国科学报》,“这提示我们,对针对CDK4/6靶点的食管癌治疗方案中,需要有效的联合治疗药物。”
接下来,他们从数据分析中确认,大多数鳞状癌细胞的生长也比较依赖表皮生长因子蛋白(ERBBs)。同时,药物筛选试验也佐证,ERBBs可能能够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有效靶点。
鳞状癌细胞系均比较依赖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ERBBs)(研究团队供图)
于是,研究人员将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和泛ERBBs抑制剂“afatinib”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研究人员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都观察到,该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同时,我们还在裸鼠成瘤实验中观察到,该联合治疗对多种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效。”周锦表示。
此外,他们还从机制上解释了联合治疗有效的原因。周锦介绍,泛ERBBs抑制剂“afatinib”可以促进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让癌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间期从而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肿瘤细胞对ERBBs的依赖则是通过鳞状细胞谱系转录因子调控ERBBs的表达所致。
研究人员期待,能够尽快推进这一新联合用药策略的应用,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选择,早日造福患者。
本文的第一作者为哈佛大学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周锦博士和张周巍博士。通讯作者为该研究所吴仲博士和Adam Bass教授。
论文信息:doi:10.1136/gutjnl-2020-32327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