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野生动物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近距离合影,且中间没清晰的物理屏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分享旅行经历的一种常见方式。殊不知,这类影像发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
今年年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人与灵长类动物互动专家组发布了一份“负责任地拍摄非人灵长类动物影像最佳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从事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和保育工作的人员不要发布和动物亲密互动的合影,以免对公众产生误导,进而对人和动物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当非人灵长类动物被当成拍照工具
照片或视频本来是能够推动大众关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保护与福利问题的,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呼吁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共同使用灵长类动物的影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国家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被长期当成拍照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灵长类动物的生存和健康构成威胁。
2018年的国际灵长类动物大会的专题演讲中提到,灵长类动物的交易包括作为宠物饲养,用作娱乐场所以及生物医学实验的对象。而那些在旅游行业用作拍摄的灵长类动物常常是野外非法捕获来的。
2005年,中国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已经注意到,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东南亚国家最常见的提供表演和拍摄活动的陆地哺乳动物。因缺乏法律及伦理约束,为了吸引顾客,一些度假胜地、休闲主题公园甚至饭店会进行动物的表演和拍摄活动。通常这些动物生存条件都非常恶劣。
此外,人类传播的病原体是灵长类动物的威胁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医学院艾米莉·杜奈等人在2018年汇总此前资料发现,曾出现33个从人类到猿类的病原体传播案例。与灵长类动物亲密互动很可能对它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有图“无真相”
除此之外,指南强调,与动物亲密互动的拍摄情境不恰当、不清晰甚至缺失很容易误导公众,从而对灵长类动物造成负面影响。这些不恰当的情境主要包括怀抱灵长类动物,进行手工喂养、与其玩耍等。
已经有国外研究证实,不恰当的媒体展示在后期传播中很容易脱离原有情境,造成信息曲解,影响公众对灵长类动物的认知。
早在2011年,芝加哥林肯动物园猿类保护和研究中心专家史蒂夫·罗斯等发现,电影电视中频繁出现黑猩猩画面容易使观众忽略黑猩猩目前濒临灭绝的现实。研究还发现,相比照片中只有黑猩猩,人如果也出现在画面里会增加黑猩猩被视为宠物的可能性。
同样,201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科研人员奥尔德里奇的研究了1990~2013年间非人灵长类在电影中的“出镜”情况,结果表明这种做法容易使观众误认为灵长类动物适宜作为人类伙伴或被当成宠物。
几年前,国内某档拍摄明星和野生动物同住、照顾它们起居生活的综艺节目,引发广泛关注,尽管本着保护动物的目的,但镜头画面却给人们传递了及其错误的信号。
这就是指南所说的,为什么要树立恰当的人与灵长类动物互动行为模式,因为灵长类动物保护信息的成功传递取决于信息的被感知方式,而非信息传递者的主观意图。
为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认为,这次的拍摄指南作为预防和示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现在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把影像上传到网上,极易散播负面影响”。
拍摄指南主要强调了科研人员、动物饲养员等可能与灵长类动物频繁接触的群体需要遵循的准则。
比如,在圈养灵长类动物圈舍外而非舍内(除非自由放养)示范适宜的拍照;不要发布动物护理者怀抱灵长类动物的照片,以灵长类动物的个体照片或与其同类的照片进行替代;行为人类与野外灵长类动物的公开合拍影像要确保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7米;直接互动时要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专业研究性影像需确保情境明晰并进行解释说明等。
“科研人员在野外观察和记录的影像资料中,要出现一些望远镜、记事本或其他类似设备,以此提醒人们:这是在做科学研究。”黄乘明解释。
距离是最好的保护
事实上,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避免人为过度干预,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通常情况下,游客的投食会影响动物正常的活动规律和行为状态,因此很多动物园会有“不要投食”的警示牌。黄乘明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动物园的动物会有肥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过度投喂造成的。
其实,不仅是针对灵长类动物,“所有动物,不论是在野生环境下还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人类都不应该与它们过度亲密。”黄乘明进一步说道。
保护动物的前提是了解它们,一味禁止与动物的接触是不现实的,也违背了人类的初衷。但也正是由于人类活动才给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也是逐渐意识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黄乘明解释道,“目前来看,栖息地保护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最重要的方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