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任芳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8 18:56:07
选择字号:
技术、需求如何才能“一见钟情”?

关键核心技术只有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性支撑。中间这条长长的距离,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前校长赵继将其称之为“死亡之谷”。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从中可以看出,为跨越这道“死亡之谷”,提升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协同技术服务,已经迫在眉睫。

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亟需中介服务?该由谁来提供这样的服务?如何完善这类机构的服务?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前校长赵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晓红,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远大,以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容川。

《中国科学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供给侧和需求侧都面临着哪些困境?

吴远大:我从中科院到河南鹤壁的一家民营企业从事技术成果转化已经有11年了,对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新转型升级有较深感触。

中小型制造企业利润低,市场严重过剩,竞争压力大,养不起高水平人才队伍,自身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这是客观事实。

即便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但对市场究竟需要什么产品和技术,比较模糊。他们希望向高校院所寻求合作,但无奈信息不对称,而且心存畏惧。有的企业勇敢地迈出了一步,可由于对科研体系不熟悉,合作成效较低。他们认为几千万、一个亿的投入资金,几年就可以迅速回收,心态过急。

作为技术供给方,高校院所不乏“好东西”。以中科院为例,技术积累覆盖的领域很广,但变成产品的距离有长有短。社会比较关注的芯片级产品,工业化链条比较长。科研人员关注的是主要指标,而市场更看重可靠性,解决可靠性问题需要大量重复性工作。科研单位没有足够的财力,也没有非常出色的硬件条件,依靠每天重复劳动,寻找规律,很难坚持。

一家有足够的财力、格局,还有耐心的企业,与愿意专注为企业产品关键技术提升贡献时间和精力的科研队伍,双方能够完美结合非常困难。

《中国科学报》:科技成果的供给和需求,靠什么来完成衔接?

吴远大:十几年前,我们找到愿意转化我们技术的民营企业,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但在那之后,我们得到了河南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不多帮助。

这类机构在成果转移转化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他们了解企业和研发单位双方的真实需求,搭建研发平台,完善科技服务,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地方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赵继:对研究人员而言,通常对技术成果长远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资本对需求和市场却更为敏感和主动。国际上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和资本结合,才能更有效地落地。

理想状态是,高校、科研院所可以把技术转移中某些比较综合性的、科技人员不太擅长的工作,比如商业模式、资本模式、市场对接、商业运维、基金引入、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审查以及办理工商手续等,交给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来完成。

它就好比一位“红娘”,存在的价值就是让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供给、企业技术需求以及资本高效结合、精准对接。

在一个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比较成熟的市场,比如硅谷,资本和技术成果甚至可以“一见钟情”,因为资本的嗅觉可以快速“识货”。退一步讲,也可以“日久生情”,跟踪观察一段时间,就能把握这项技术是否适合转化和投资。

蔡晓红:所有成果转移转化的最终落脚点是市场,以创新医疗器械为例,资本不喜欢重资产、长周期的产品,但看重技术和市场独占性。打通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有些问题要靠市场解决,但重离子治癌这样的技术,最初的转化离不开政府,政府要精准把脉,瞄准痛点和断点精准支持。

《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技术转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如何?

吴远大:从高校、科研机构来看,部分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部门,问题在于它们多数时间发挥的是管理职能,而非服务职能,很多还停留在专利、补贴申请等初级业务层次上,这并不能满足高质量技术转移的要求。

中介的职责是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创新创业投资、金融支撑等,构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跨领域的服务平台。我们与这样的专业水平还相差很远。

我还了解到,一些公立性质的中介服务机构,生存和营利面临困难。这是因为,这类中介还没有行业标准,并没有完全获得市场认可,因此对此类服务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评估,很难定价。

赵继:和与日俱增的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相比,国内专门的技术转化服务机构在专业性和数量方面,是明显不足的。不仅仅是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投入以及市场内生的一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总量也相对较小,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有待提高。

不过近年来,在北上广深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各种风投机构规模显著增加,社会资本不断进入技术转移转化领域,专业化地从事技术转移、评价、风投、认定和运维等工作的机构大量诞生。

我认为,这种机构的发展将会呈现许多种形式,但最终还要以市场化运维的机构为主。从发展过程上来说,往往是政府的、公立的机构、平台先行推动,然后逐渐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中国科学报》:怎样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体系?它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蔡晓红:我的专业背景是原子物理,在任中科院兰州近物所科技处处长前,曾任所里“九五”大科学工程项目办公室主任。有科研背景、对科研活动有较深刻的认识,再去做科研管理,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赵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服务是个庞大且很有前景的市场。与此同时,技术服务专业是一门复合交叉型的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很高的要求。

我认为,这些人员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是对科技与经济、市场结合的敏锐判断力,科技动态、金融、知识产权、产业发展、政策法律等的深度了解,以及高信誉度的职业操守。目前在高校,还尚未真正形成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

王容川:对这类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而言,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网上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高校院所技术资源与成果库、企业需求库、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库等,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库的信息匹配与对接,提高创新要素信息的交互性和流动性,为成果转化提供最优质资源配置。

从政府的角度,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比如健全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投融资、法律等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公益支持、成果对接、资本驱动”原则,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发挥政策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强社会资本和“风投”等市场资本引入,带动技术成果方、企业和社会资本跟进,推动技术熟化和二次开发,。

在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的时候,尤其对高校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工作待遇、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技术经理人真正成为推进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的核心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相关专题: 2021两会科教之声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