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列席大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何建华告诉《中国科学报》:“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要之举。”
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大量原始创新性突破,逐渐成为引领国际科学前沿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何建华提出,实现重大原创性科学突破离不开“十年磨一剑”的潜心探索精神,但培育、激励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的探索精神却并非易事。
“特别是在当前各行各业发展变化都很快的时代背景下,潜心研究的氛围难以自然形成,仅仅依靠个别科学家个人的坚韧品格无法形成原始科技创新的迸发之势,最根本的举措就是要厚植潜心研究的土壤。”他强调,“有了这样的深厚土壤,潜心钻研、‘十年磨一剑’的氛围就能持久形成,就会产生丰硕的原始创新之果。”
而厚植潜心研究的土壤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进行持久的推动,其本身也难以一蹴而。
对此,何建华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应持续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贵在持续、重在长效。建议明确今后5年,甚至到2035年,争取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增长率高出GDP增长率50%以上。第二,建立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第三,引导营造尊重科学、敬重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第四,鼓励各高校院所等主要科研机构,在不违反国家相关基本法规的前提下,自主探索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科研单位自主积极性、创造性,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