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余位院士共谋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之路 |
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
|
12月23日,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上海举行。当天,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会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上海市教委一级巡视员蒋红、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共同为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发来贺信,他希望同济大学在前沿科学中心平台上,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创新,作出重大战略贡献。
方守恩在讲话中表示,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3年以来,一直得到上海市领导的关心指导,各位院士专家、上海市相关委办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重要进展。作为科学中心的依托单位,同济大学将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委重大战略部署,以最大的热忱、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包容性的生态力,汇聚资源、凝聚合力,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把科学中心加快建设成为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
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由同济大学无人系统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组成,将按照“夯实基础、突破瓶颈、实现引领”的思路,以增强我国在无人系统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面向国际人工智能研究发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瓶颈性关键技术与学习范式,争取在优势重点领域取得科学理论和核心技术的原创性突破,推动无人系统研究成果向产业应用的转化,整体提升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理论与技术水平。
陈鸣波向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新增委员蒋昌俊院士、朱合华院士颁发聘书。目前,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29位著名专家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国院士28名,潘云鹤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孙优贤院士、郭雷院士和姚期智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对科学中心的研究方向、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决策等学术管理及发展战略进行指导和审议,推动科学中心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聘任仪式后, 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由潘云鹤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中心主任陈杰从中心主攻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平台建设、代表性学术成果、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全面汇报了科学中心一年来的建设进展,并介绍了科学中心明年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开放课题等方面的工作计划。科学中心研究了超低能耗人工神经突触器件机理,提出了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学习方法,形成了区块链增强的无人系统网络感知时空数据聚合理论等,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影响;研发了人工智能共驾试验技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复杂环境自主建图技术等;无人机自主导航和协同技术在大型基础设施中得到应用。
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就科学中心一年来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科学中心瞄准人工智能科学前沿,围绕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开展科学研究,其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及九大研究方向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紧迫性,是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亟需攻克的高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