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播 | 《中国科学:
》年度学术论坛: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与核心理论 |
|
直播时间:12月24日(周五)9:00——12:15
直播地址:科学网新浪微博直播间http://t.cn/A6xdCA2c
扫码进入科学网新浪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
科学网微信视频号将同步直播
科学网B站将同步直播
会议主席:
李家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
》主编
中国科学院院士
会议执行主席
张先恩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学院
《中国科学:
》编委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
会议日程
09:00 开场致辞/合影(线上、线下) 张先恩
09:10主题报告
09:10 刘陈立,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 报告题目:定量合成生物学
09:30 戴俊彪,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 报告题目: Design and synthesize a genome
09:50 元英进,天津大学 报告题目:DNA存储的概念、挑战及应对
10:10 冯雁,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元件工程-蛋白子分子进化
10:30 魏平,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 报告题目:细胞工程
10:50 游淳,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所 报告题目:无细胞生物合成学
11:10汪小我,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
11:30司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 报告题目:自动化与合成生物学
11:50雷瑞鹏,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合成生物学伦理治理宣言
12:10会议总结
报告人简介:
刘陈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合成物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协会会长,美国微生物学会国家代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市政协委员,《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Engineering Biology》《mLife》副编辑,《ACS Synthetic Biology》《 Quantitative Biology》《
》等杂志编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新突破奖”等奖项
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特别是探索细菌生长定植的数学规律,以及基于此开发抗肿瘤细菌新疗法。
戴俊彪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
》编委
1997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于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lowa State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国入职清华大学
学院。2017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俊彪实验室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优化利用等,是国际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的主要成员。已在《Cell》、《 Nature》、《 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科学》杂志上以封面和专刊的形式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谈家桢
创新奖、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等
元英进 教授
天津大学
《中国科学:
》编委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津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合成生物学》主编, IChemE Fellow。
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研究。建立了酵母基因组混菌标签缺陷定位及双标靶向精准修复方法,成功化学合成出五号和十号两条酵母长染色体,且“五号染色体是六条中唯一的完美型染色体”。还开发出基因组重排控制方法,创制高产酵母菌株,实现工业规模应用,打通了基因组合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的链条。
成果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天津市自然学特等奖、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等。
冯雁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生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酶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微生物学会副主任委员。冯雁教授主要致力于分子酶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揭示了酶催化、稳定性及底物选择性等分子机制,发展了酶分子进化新策略,创建了重要药物的人工合成新途径。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多项,取得了系列创新研究成果,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及上海市领军人才等支持和奖励
魏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细胞与基因设计中心主任。2002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2007年于北京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3年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从事合成物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至2020年任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PI研究员。2021年初,加入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网络的人工设计合成,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细胞信息处理机制研究,以及免疫细胞工程化设计等。主要成果发表在 Nature, Science, Cell Systems等国际学术期刊
游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毕业于复旦大学
学院,2010-2015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加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无细胞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制造,致力于无细胞合成生物系统的构建以及其产业化应用,近五年在 ACS Catal, Met.Eng, Biotechnol Bioeng等国际刊物上发表30多篇论文。
汪小我 教授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于2003年和2008年在清华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并曾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习,2008年起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的交叉研究,包括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合成生物智能设计等。曾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工委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副主任,并获全国百篇优博、国自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支持。
司同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本科,美国UIUC博士。课题组方向为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辅助蛋白质工程、全自动基因组定向进化、高通量质谱筛选等,用于开发微生物细胞工厂研究和生产燃料、化工品、药物等重要分子,前期成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JACS, Angewandte Chemie, 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发表论文和著作40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2000次,H-index为21。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项目。获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广东省青拔等荣誉。作为总工艺师建设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旨在打造一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雷瑞鹏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兼校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主要学术兼职:WHO伦理学与 COVID-19专家工作组成员(2020-);美国生命伦理学创始研究机构 Hastings研究中心Fellow(2019-);哈佛大学生物医学和健康研究伦理项目Fellow(2003-2005);亚洲生命伦理学会副会长(2010-2015);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18-);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专委会副主任(2018-);中国伦理学会科技伦理专委会副主任(2021-);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常委(2019-);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委会委员(2018-);湖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2021-);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2021-);主要社会兼职:湖北省科协第九届常委会决策咨询与宣传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2017-);武汉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医疗健康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9-);武汉国家生物样本库伦理委员会副主任(2019-)。主要研究方:生命伦理学、科技伦理治理、
哲学。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等。先后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讲学;应邀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报告或小组发言30余次。在 Nature杂志 Comment栏目发表国内人文学科领域第一篇 Article “Reboot Ethics Governance in China”(重建中国的伦理治理);在Bioethics、Hastings Center Report、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ian Bioethics Review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了《勾勒姆医生:作为救助手段的医学和作为科学的医学》《异种移植:哲学反思与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组编辑:科学、伦理学与治理》《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国新兴科技伦理治理研究》《疑难与前沿——科技伦理问题研究》等著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