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中国建筑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暨‘山水城市’学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国内外建筑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讨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与实践。
钱学森先生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而且对国家的城乡建设相关领域也倾注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凭借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理解和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早在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钱学森先生就针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山水城市”理论及未来城市构想,极具前瞻性地将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融合,以期创造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特色并重的新型生态城市。
早在1958年钱学森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从园林学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建设应该向传统园林学习的建议。1990年7月31日,在钱学森先生写给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的信件中,首先提出了“山水城市”一词。钱学森先生对于“山水城市”理论的构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仅目前能够收集到的相关信件就达100多封。1993年,在钱学森先生的号召与建议下,在北京召开关于“山水城市”的第一次座谈会,为“山水城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在城市建设领域举办的一系列关于“山水城市”及其相关理论的座谈会、讨论会则进一步推动了“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
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外文化相结合、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相结合,通过“尊重生态环境,追求山环水绕的境界”“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以“有山有水、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和有足够森林绿地、足够江河湖面、足够自然生态”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来推动和提升中国城市的未来建设。
本次论坛由钱学森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张健作为总召集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等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图书馆建筑总设计师何镜堂,上海市建筑学会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夏冰,上海市建筑学会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韩继红,上海市建筑学会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张健,分别以“钱学森图书馆建筑创作的回顾与展望”“山水城市的重生”“绿色新城发展展望”“钱学森‘山水城市’与新时代建设创新特征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