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慕欣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9 7:58:55
选择字号:
新品种文蛤入列 新美味“科浙2号”端上餐桌

文蛤“科浙2号”新品种 课题组供图
文蛤“科浙1号”新品种 课题组供图
刘保忠在养殖实验现场投放文蛤苗种 课题组供图
王鸿霞等进行文蛤家系构建 课题组供图
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梁元帝曾作文赞美其“蛼螯味高”,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均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资助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保忠带领其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培育出“科浙1号”与“科浙2号”文蛤,大大提高了文蛤的质量与产量,为滩涂贝类产业良种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育好苗,要实践理论“两手抓”
与牡蛎、扇贝等研究基础较好的贝类相比,文蛤遗传育种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养殖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2002年,在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刘保忠开始主持文蛤的规模化繁育技术。
要培育出高品质的文蛤,第一步便是育好苗。
促熟、幼虫培育、采苗……要想攻克一道道技术关卡,除了围绕生产做工作,还要坚持基础研究。
刘保忠表示,“那时候没有标准的数据作参考,一切都要反复做、反复摸索。”
为得出最适宜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条件,团队从环境因素入手,对海水温度、盐度,不同饵料的分量与搭配,文蛤稚期不同的培育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果,呈现在一个个精密数据上。团队发现,幼虫培育的培育密度从普遍认知中的每毫升5、6个可以升至每毫升40个,投饵量可以缩减至原有的1/5左右。
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鸿霞对《中国科学报》介绍,幼虫培养期间,采苗是一项关键性技术难题。幼虫处于浮游状态时,培养难度在于生长速度与成活率,等发育到底栖生活阶段后,幼虫生活习惯和食物来源改变大,死亡率升高。
为了攻克变态附着等难题,刘保忠团队采取了无附着基、化学诱导等多种方法,大大提高了育苗的效率和稳定性。
要想彻底摸清育苗的规律,培育优良苗种,就要做到实践操作、技术研发、基础研究同步进行。
团队成员经过三年努力,最终建立了一套高效规模化的繁育技术,同时,针对其中的许多生物学问题,发表了多篇SCI论文。
“论文的成功发表证明了我们可以做到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两手抓’,不仅提高了团队的影响力,更振奋人心,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更自信了。”刘保忠说。
育好种,要大个头高产量
育苗的成功为育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育苗期间,团队便对不同的文蛤群体进行收集,为育种工作做足了准备。
投饵、换水、倒池、充气……从2004年开始,经过无数次实验、无数次计算,经过5代连续选育,利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择等手段,刘保忠团队最终于2010年育成了文蛤新品种“科浙1号”。
“科浙1号”的亲本来源是从2003 年开始,刘保忠团队以个体大小、健康为标准从山东沿海东营、潍坊等地收集文蛤野生群体后,根据规格大小和黑斑壳纹选出6000 个优质个体运至浙江温州,经过近12个月的一致性培育后构建的。
关于育种,刘保忠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过去老人们养鸡,他们不懂什么育种,但他们会把下的大的蛋留下来来孵小鸡,后代的鸡蛋也许就会更大。我们和老一代们的进步之处就在于,我们有遗传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为指导。”
“科浙1号”具有明显的黑斑花纹,一致度高,容易识别,并且大小均匀,产量高,平均增产高达20.0%~30.0%,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推广。
同时,“科浙1号”制种繁育难度低,生长速度快,比未经选育普通苗种的收获期可以提前6~12个月。
“科浙1号”是我国第一个滩涂贝类新品种,因其优势明显产量高尤其受到以塘养模式为主的南方地区的普遍欢迎,十分畅销。
抗病菌,要把标准放更高
高品质苗种只有能抵御病菌,才能取得更好的收获。然而,每到夏季高温时,文蛤主产区总易发生爆发性死亡,这给文蛤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冲击。
文蛤的爆发性死亡为什么总在夏季发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岳欣等人通过感染实验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发现——弧菌属细菌是文蛤的重要致病菌。
刘保忠团队挑选了文蛤育种基础群体中抗弧菌能力较强的紫色群体,使用弧菌直接攻毒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手段,在2016年育成了文蛤新品种“科浙2号”。
“科浙2号”于2021年通过农业部审定后,因其具有抗弧菌和稳产特性,养殖成活率高,遗传性能稳定,市场前景广阔。
王鸿霞指出,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与文蛤普通生产用种相比,“科浙2号”存活率提高了16.5%~36%,增产高达15.0%-~35.0%,非常适宜在我国浙江、山东等地沿海池塘和滩涂养殖。
如在产业上采用一半养殖区养殖新品种,按评均增产20%计,在不增加现有养殖面积的情况下即可增产文蛤产量约 3万吨,按目前养殖文蛤的价格计算则可增加效益 4.5亿元左右。
“科浙1号”“科浙2号”新品种的培育,凝聚了各方心血。
浙江省沿海滩涂面积广,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团队同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合作,在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清江基地进行育种工作。
为保证育种顺利进行,基地配备了完备的综合实验室、育苗车间,弧菌感染实验室中完善的水处理系统,控温系统和供气系统,以保证弧菌感染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为新品种是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密切合作下选育的两个文蛤品种,故命名为“科浙1号”和“科浙 2 号”文蛤。
刘保忠指出,目前由于海洋环境等的变化,文蛤的繁育与养殖仍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由于水产动物育种研究时间长、条件苦,许多年轻人不愿深入一线,行业人才稀缺,人员老龄化等问题逐渐突出。
“问题不断出现,方法也在不断研究。”刘保忠认为,在未来,文蛤的培育养殖要向着环境和过程的标准化、可控化发展,逐渐走向工厂化和智能化,“首先把条件搞上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