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挤不进去。”这条微博评论形象地描述了最近武汉大学“恋爱心理学讲座”一座难求的火爆场面。
爱情的话题总是自带“流量”。几年间,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段鑫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高校教师的恋爱课开一门火一门,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大量的流量。
此前,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这种需求背后,隐藏着当下大学生群体哪些情感困惑?大学恋爱课能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吗?
飞速时代 飞速恋爱
别人都去恋爱了,我要不要跟风谈一个;表白被拒后如何取舍;单恋很久的人到底要如何放下……爱情还没开始,就有很多学生被“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而一旦进入了爱情,学生们的问题更是接踵而至。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金凤仙归纳,比如沟通的困难,“爱在心口难开”,羞于表达,又或者双向沟通中的词不达意;冲突中的两难,出现冲突时的不知所措或骑虎难下;友情与爱情的平衡,是陪伴侣多一点还是陪室友多一点,爱情的亲密会带来朋辈的疏远,由此产生矛盾;异地恋的坚守以及爱情久了,亲密过后的平淡期如何取舍;恋爱中的性冲动与性行为困惑等。
梁永安在短视频中提到了一个典型问题:年轻人谈恋爱,在还没产生爱情的时候就在一起了,他们不清楚喜欢和爱的区别。他们觉得很喜欢、很高兴,就是爱情了。其实并不是,那只是互相之间的好感。
“很多人一旦进入恋爱状态,说该说的话,吃该吃的饭,看该看的电影……什么都有了,形成了一种日常,但内在、根本的东西没解决。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对对方有一种深度的理解、一种很深的价值确认。” 梁永安说。
段鑫星的感受是相似的。“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年轻人的恋爱也速成化了。可是,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深层关怀,一个人把自己托付出去,是两个生命融为一体的感觉,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而他们似乎并不太在意爱情背后所承载的复杂内容,处理起来有些随意。”
这样一种恋爱状态让年轻人守住长情很难,在他们的爱情里包含了很深的不安全感和担忧。梁永安在与段鑫星的对谈节目中解释,很重要的原因是,时间被资本程序化、破碎化重组,人们在生活中能从容地找到喜欢的事干好、找到喜欢的人相爱,这两件事的难度都大大提升了。
大学恋爱课火爆背后
在现实中,学生们面对以上困惑、迷茫,希望寻求帮助、获得答案,这是大学恋爱课开一门火一门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大学生群体的年龄段是人体机能进入最旺盛、蓬勃的成年期的前一阶段,会出现正常的对异性的关注、兴奋和好奇,这是爱情课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金凤仙说。
“大学生群体面临着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需要完成自我探索,更全面、深刻地自我认知,更理性、稳定地自我体验与调控,学会自爱。在此基础上,需要进入成年期的‘升级打怪’,学会去爱人,思考伴侣与家庭,尝试人生新的角色任务,作为社会人去了解爱情、接触爱情。” 金凤仙解释道,恋爱课程也契合了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反应。
恋爱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以亲密关系为依托的恋爱关系的确立,满足了人们对归属和关爱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意味着彼此强烈的感情依恋与依赖,有利于人们形成持久的社会支持网络。这在生命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也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段鑫星团队所著的《恋爱心理必修课》这样解释。
“问题是,中国目前的教育中,对于情感的教育以及性心理教育是相对缺失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父母长辈很少传递亲密关系的处理方式,而且随着社交方式改变,与同龄人之间交往时需要处理亲密关系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段鑫星坦言,学生缺少情感处理方式的学习机会。
梁永安曾说过,没有经历过情感教育,没谈过恋爱的人,突然要开始一段恋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好比突然回到小学一年级的状态。但是,他们对爱情的向往又属于研究生毕业一样的水平,两者之间差距特别大。
段鑫星认为,大学恋爱课可以树立一种比较健康的恋爱观,帮助那些恋爱中或者渴望恋爱的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
但也有很多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如何恋爱是一件可以通过课程学习的事吗?
恋爱是一门以情感为核心的复杂学问,涉及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以心理学为例,心理学对人类情感、情绪、关系等“感性”问题有很多探索研究,很多恋爱中的问题在心理学中早有分析和答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爱情是有章可循的。只不过,很多人只看到了爱情不讲‘道理’的一面。” 段鑫星告诉《中国科学报》。
“我常跟学生讲,谈恋爱不只是带着身体,更要带着脑子。身体在场,脑子不在场,这样的恋爱很容易出问题。前提是,学生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恋爱的理论知识、爱情的心理规律等。”段鑫星说。
恋爱心理学讲什么
2017年,段鑫星在学校开设了一门慕课《恋爱心理学》。2018年夏天,这门课程就频繁登上微博热搜,目前已经有六七百万的浏览量。
这门课程从什么是爱情开始讲起,系统梳理恋爱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解释了两性差异、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求爱及择偶心理,以及爱情挫折心理和爱情发展的心理特点等。
在教学和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段鑫星发现,学生不是没有爱,而是不能好好谈。这正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的表现。于是,她结合实际案例,在课程中重点讲述了在恋爱中如何管理亲密关系,特别是如何解决冲突问题,典型主题包括:你的喜欢是爱吗;对于亲密关系,是相似好还是互补好;如何面对伴侣间的争吵;如何看穿恋爱中的谎言;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说分手等,十分接地气。
此外,段鑫星希望在这门恋爱课中传递一些核心观点,比如,这世上没有所谓“完美的爱情”,有的只是“完整的爱情”。构成“完整的爱情”的心理基础是双方健康的“心智”及“自我”,并且需要双方在检视中不断地完善。相爱虽然是两个人的事,但过的始终是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只是经由另一个人去拓展生命的广度和深度。
金凤仙表示,从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角度,恋爱课程的设置,首先要让学生“知爱情”,通过心理学的定义让学生知道成熟、理智的爱情有物质基础、社会条件,还有心理和生理的相互吸引。可以和学生谈一谈爱情的成分,完美的爱情需要哪些因素维持。然后,帮助学生“辨爱情”,如通过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清“爱”与“喜欢”,因为只有明晰了爱情是什么,才能看清楚对方是谁。再引导学生“养爱情”,如何去经营爱情、学习去爱,学会适当表达爱,处理爱情中的冲突。当然,还要结合生理发育的部分补上缺失的“护爱情”,例如制定一份“分手自爱手册”,如何接纳分手,通过性教育的科普引导学生在爱情中的自爱。
金凤仙认为,大学的恋爱课程还要结合案例分析,利用课堂讨论、辩论,再加上课后的资源推荐,让恋爱课程变得更加鲜活而实用。
“大学恋爱课程的目的不是教会所有人成为研究爱情的学者,而是成为爱情的受益者,自爱而爱人。理论与实操的课程设计会更贴合学生需求,课程内容既让学生解惑,也是爱情路上的助手。” 金凤仙说。
恋爱课谈的不只是恋爱
四年前,第一次接触段鑫星教授的恋爱心理学课程,王玉(化名)三年的恋情正处于瓶颈期。她和男友经常争吵,原因就在于两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处事方式的分歧,一度让她备受困扰。
然而,这门课程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理解异性的时候,我们无须一直追问对方到底在想什么,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她,正处于这样的情况下,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再结合对方的原生家庭、生长环境以及各自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尝试理解。这样做可以准确地理解对方在恋爱中的表现。
在恋爱中,两个人需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彼此一致的地方,这样双方会更满意,对事物的看法更能达成一致。要避免“人们倾向于高估不同点,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极端情况”的问题出现。
这些观点帮助王玉的感情走入了第7个年头。她说自己学会了一件事,尊重彼此的不同,保持互相平等的关系,没有谁应该一味地迁就对方。有了这样的认识,王玉还慢慢把自己从依赖型人格,逐步调整为相对独立的个体。
今年刚学习了恋爱心理学课程的大三学生非羽(化名),原本正陷在一场心理危机之中。由于几段恋爱越谈越短,她产生了“我不适合谈恋爱”的自我怀疑。“这门课程及时纠正了我的错误观点,两个人分手要找到正确的归因,一味地讨好对方,让自己变得非常卑微,反而不利于一段关系的健康发展。它把我从自我否定中解救了出来,我的心理负担减轻了不少。”
更难得的是,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恋爱课讲的不仅仅是爱情本身,它的本质是告诉学生们如何经营好一段关系。如何处理情感、情绪,处理跟他人的差异,从而与他人形成链接。
“关心、尊重、理解、责任心这些爱的要素,在与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的相处关系中一样存在。因此,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让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同时也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恋人。” 非羽说道。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亲人、同学、朋友,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给予的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与消除爱情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才能收获美满幸福的爱情。” 段鑫星告诉《中国科学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恋爱课其实是帮助学生建立并提升更广泛的爱的能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