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入职即教授、3年2篇Nature!“双非”高校的他有何诀窍? |
|
来自“双非”高校,3年发表2篇Nature论文——最近,华侨大学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魏展画引发关注。
2016年5月,魏展画到华侨大学任职。2018年,其带领团队发表了该校首篇Nature。
就在最近,魏展画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Edward H. Sargent团队合作,通过对低维钙钛矿材料进行表面钝化和阱宽调控,实现了钙钛矿发光器件性能和寿命的大幅提升。相关成果再次在Nature发表。
而这也是华侨大学第二篇Nature论文。
很多人关心,“双非”高校如何做出顶级研究?青椒如何兼顾“面包”与“诗和远方”?培养学生有何“诀窍”?魏展画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回答了这些问题。
魏展画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7月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2015年8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5月加入华侨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特别是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中国科学报》:您在3年左右的时间发表了2篇Nature论文,请分享一下这期间的研究经验?
魏展画:
仅看论文发表时间,差不多是3年多一点,但其实从我回国之前的2015年就已经开始做钙钛矿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了,从2016年回国到华侨大学至今一直在做,论文展现的是这7年工作的积累。
在这个过程中,有比较重要的两点,首先是专注。我们觉得这个方向值得去做,所以一直坚持没有放弃,钙钛矿发光材料目前算是比较新颖的材料,很多人并不看好它,也存在蛮多未知因素,实验经常会失败,或者无法重复,但我们还是专注于这个课题。
就我们材料化学研究而言,我觉得蛮需要那种“愣头青”的,它需要长时间持续的投入,不能想太多,不能老是想利弊的问题。一次两次、十次八次不成功,也许做第100次的时候就能成功了。
第二是敢于挑战。当把某个研究或者材料做到一定程度后,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差不多了,再好也就这样了。比如目前手机、电脑和电视的屏幕,大部分用的是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和液晶显示器(LCD),很多人觉得能耗、寿命等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研究新的材料呢?
我觉得科学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要敢于挑战、探索不同的可能性。没有前人在LCD和OLED上的刻苦钻研,就不会有如今便捷的电子产品。其次,基础研究有它的规律性,千千万万个实验的积累,只是为了给未来添加一些新的知识和可能的应用。
《中国科学报》:您提到,做实验一次两次、十次八次不成功,也许做第100次的时候就能成功了。但青椒们面临着考核与晋升压力,也许没等到做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了,他们很难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魏展画:
我可能算比较幸运的。2016年到华大入职的时候就是教授,没太多晋升方面的压力。
头三年的考核期是有的,我个人觉得考核标准不算太高,是我们作为青年学者应该完成的最基本的标准,所以没把它当成压力。做的时候也没想太多,今天做不出来,那就放一放,明后天再做。整个都是按照按自己节奏走的。
我经常跟团队里的年轻老师说,一方面我会尽力去帮助你们,另一方面也希望你们能够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做一些相对快速出成果的课题,保证能够在高校的体系里活下去;另一条腿,希望能做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真正感兴趣的课题,这可能需要做很多年。既要有面包,也要有诗和远方嘛。
《中国科学报》:最初您在搭建实验室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魏展画:
万事开头难。我当初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实验室,学校的实验场地紧张,没有一个专门的、现成的屋子可以给我用来做实验室。后来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了一个杂物间,大概50平米,里面堆满了废旧纸皮、瓶瓶罐罐的东西,我记得整理出来的废纸皮卖了几十块钱,这是一段很有趣的经历。
其他的比如施工、设备药品采购、招学生、带学生等等,这些都是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不能称之为困难。加上我在读博士期间,就负责实验室设备采购、药品采购等等,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设备搭建起来上手比较快。
至于人力的问题,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当时只有我和学生两个人,那我们就聚焦于某几个没那么复杂的课题。在国外,通常课题组里的人并不多,即使是一些很知名的教授,实验室面积也不大,可能也就五六个、七八个人。
《中国科学报》:您更倾向于“小作坊”式的科研团队?
魏展画:
个人来讲,我还是蛮喜欢小团队的,理想中10个人左右的规模应该会比较高产。但随着我们团队慢慢扩展,现在40个人左右,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在带团队这方面,我也在不断摸索和适应中。
我认为基础科学问题更适合于“小作坊”式的科研团队,但像涉及到重大工程的问题,可能更适合“大团队”。
《中国科学报》:有人提到,“双非”高校资源和平台有限,想做出顶级科研成果非常困难,对此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魏展画:
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一辈科学家,甚至前些年的科学家比起来,如今的科研条件已经很好了。现在能比六七十年代的科学家还辛苦吗?不可能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互联网非常方便,要获取文献、最新的科研动态,也就是动动手指的事情;再比如设备,也要比过去好太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很好很好的硬件设备;再比如交通,已经非常便捷,即使在本校做不了某个实验,自己主动点找周边比较好的学校去做,也完全可行,我相信会有老师乐意帮助你的。
因此,我觉得即使是所谓的“双非”高校,经过国家这么多年的综合投入,基本的条件已经具备,物质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了。所以说资金、平台并没有对人的发展构成较大的限制,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个人。个人的科研精神非常重要,要敢想敢干,学习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去做。
当然高校与高校之间肯定是有差距的,但不能简单地抱怨说,是因为没有某某条件,所以不能去做某某事情,这不太能成立。
《中国科学报》:有学校或老师招生时看重“第一学历”,您怎么看?您在培养学生方面有什么心得或“诀窍”吗?
魏展画:
其实我们学校招的研究生,大部分是考研调剂过来的,这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整体来看,能力和水平没有那些名校或“双一流”高校的学生高,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成功、成才。像今年的新晋院士,有不少人的“第一学历”并没有那么好,整个求学经历也非常坎坷,但后期通过努力,仍然做出了很多成就。
对于“第一学历”比较普通的学生而言,首先要承认自己过去确实比别人差了一些,要承认这个现实。另一方面,自己要有决心和毅力,要肯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体力,要对自己有信心。
对于“双一流”高校的,对科研很有想法的学生来说,作为导师,更多地去做引导的角色,需要尽可能去释放学生的天性,鼓励他们去做探索;但对于所谓“双非”高校的学生,能力和水平没那么高的学生来说,就需要加强管理,加强师生之间的配合。
导师不仅要把握方向、框架,还要充当“师兄”的角色,在一些具体操作、实验方法上给予指导,不能称之“改”论文,可能是要手把手地、一句一句地去教学生“写”论文。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找到了一个比较实用的办法。在早期,帮助学生发表一些简单的论文,很能够树立他们的信心,培养起对科研的兴趣。这些论文可能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可能非常简单,但效果很好。有点像是给小孩子糖吃,你不给他点糖,他不知道这个东西好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997-z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