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超 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21 22:34:54
选择字号:
勇担强“芯”使命的西电微院博士党支部

 

张赫朋摸索调试分子束外延设备。西电供图

韩涛(左一)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为社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 西电供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微电子学院博士17级党支部是国家首批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科的博士支部,也是一支敢当使命、敢为人先的科研攻关“尖兵连”。该支部27名成员在思想上努力做到知国家所需、知人民所盼、知产业所向,补足精神之钙,强我中国“芯”,在科研中坚持淬炼使命担当,磨砺科技报国本领,直面“卡脖子”难题,勇做创新先锋。

坚定踏实求真信念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在支部党员张燕妮博士身上得到诠释。

张燕妮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结缘,源于深厚的家学渊源,一家三代十人服务国家战略,耳濡目染,家国情怀涵养生成,她立志要沿着先辈的足迹往前走,让他们的付出继续开花结果,为我国集成电路事业发展做贡献。

但是,张燕妮的科研之路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由于研究项目较为艰深,加之实验周期比较长,读博的前两年一直没出结果,看着周围的同学陆续发表文章,她有些急躁和迷茫。

此刻,在张进成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在西电微电子人“苦”字开头的奋斗精神和科研育人的奉献精神感染下,张燕妮及时摆正科研心态,坚定科研航标,克服急躁心理,稳扎稳打做研究,研究项目终于在博士三年级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高Al组分AlGaN二极管电流小、击穿电压低等关键问题,为高Al组分AlGaN材料作为超宽禁带半导体的高压开关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电子器件通讯》等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科研之余,张燕妮等7位支部党员还主动承担起测试安排、安全培训、设备维护和操作指导等实验室重点工作,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雷锋式的好同志”。为此,张燕妮也获评2020年陕西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典型”。

践行科学报国初心

“科研成果是种奢侈品,千万不要去攀比,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最好的成果一定属于你!”这是该支部党员张赫朋博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在海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耐住寂寞,顶住压力,独立摸索调试分子束外延设备,终获成功并发挥设备最大功用,在第三代半导体太赫兹器件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世界最高电流密度新型量子阱器件,实现了固态电子太赫兹器件微型化小型化常温应用的同事,发表2篇SCI论文,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太赫兹源器件研发奠定了基础。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每位成员都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支部成员先后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5项重大项目,科研经费总计1.8亿元;以第一作者发表世界顶级期刊论文3篇,SCI论文共计71篇,其中一区、二区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2项,授权22项,以集成电路的科技进步助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的发展。

据了解,该支部先后有5人获国家奖学金,13人获一等学业奖学金,43人获二等学业奖学金,5人获企业奖学金资助,金额总计86万余元;支部成员先后获得校级优秀党员1人,优秀研究生10人,优秀研究生干部5人,涌现出以党魁为代表的一批先锋党员。

通过理论学习教育,支部党员博士们三年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防科工局重点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项,在为解决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关键瓶颈性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志愿服务做奉献

“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如果没有手机请在这边登记。”这是该支部成员韩涛博士和社区居民“独特的打招呼方式”。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韩涛在家乡濮阳担任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立足社区疫情防控点站岗一个月,日夜值守在工作岗位,两获“濮阳开发区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称号。

“同学们听到学校突现密接案例后都很惊慌。但是我作为党员,必须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作为党员的责任感让我平静和坚定起来,努力配合学校与学院的安排,为同学们做好服务工作。”支部成员褚洁曾如是说。

在开学返校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突现密切接触案例,褚洁迅速召集8名相关同学第一时间返回宿舍隔离,稳定同学情绪,半小时内组织大家做核酸检测,隔离期间为大家送餐,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褚洁也一直没有放松科学研究的步伐,在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研究中取得突破,相关成果灵敏度比现有产品提高一个数量级,发表SCI一区、二区论文各1篇,为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智能机械、人机互动等领域技术进步贡献了力量。

扎根西部教育事业

“作为青年教师,要以前辈教师楷模为榜样,扎根西部,勇担立德树人使命任务。”这是原支部书记王颖哲在西电微电子学院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楷模在身边 ,我的第一个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上的发言。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正面临‘卡脖子’问题,我想以自己的方式来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当谈到为何选择留校时,她坚定的说道:在她担任支部书记时,曾多次带领支部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红旗渠等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习照金革命历史,追忆红旗渠往事,激发奋斗热情。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的引领感染下,支部党员王颖哲、党魁、苏凯在毕业之际,都毫不犹豫选择母校,扎根西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投身解决集成电路行业“卡脖子”难题的科研攻关实践,致力为中国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