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李芸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18 15:03:25
选择字号: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卫林(左二)指导学生  武汉纺织大学供图

11月18日,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名列其中,武汉纺织大学也成为湖北省第一个拥有自主培养院士的省属高校。徐卫林表示,将以此为激励和新的起点,继续钻研和拓新“现代纺织、超纺织、大纺织和未来纺织”,努力为立德树人和科学报国多做贡献。

徐卫林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取得了突出成果。

他持续攻关,发展完善了环锭纺纺纱原理,研发了嵌入式复合纺纱和重集聚纺纱技术,促进了纺纱产业的发展。为突破环锭纺在纱线细度、难纺纤维纺纱、纱线结构等方面的局限,他深入研究微小成纱三角区中纤维的运动与转移机理,通过引入长丝抱合力、热力塑化纤维大分子等多种手段,优化了加捻三角区的物理模型,促进成纱三角区的力学稳定性及纤维运动转移的可控性,建立了突破纱线细度和纱线毛羽等多个瓶颈问题的纺纱新技术。在毛纺领域,研发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实现了超越国际水平的300公支以上超高支纱线的生产,并创新了与之相配套的关键装置及前后道关键技术,开发出国际上最轻薄的高档面料,该技术还被推广到高刚性芳纶等难纺纤维的高品质纱线生产中;在棉纺领域,研发了重集聚纺纱技术,完善了纱线质量智能化控制体系,生产出柔洁棉纱线,有效降低单位用工,夯实了中国高端棉纱线的国际地位,相关技术成果在多家大型纺织企业应用;在特种纱线领域,研制出高性能纤维纱线及其制品,利用该技术研制的“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解决了发动机喷火口处1500°C的高隔热、回弹和密封难题,为天问一号着陆过程“魔鬼9分钟”中的姿态调整提供保障,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他创制了天然纤维粉体,创新了纱线表面调控技术,开发出复合纱线及纺织品,促进了差别化纱线的发展。为解决天然纤维因长度形态不足而难以进行纺纱应用的国际难题,他创新了将不同蛋白纤维进行粉体化解构的原理,并发明了将其重构成纤维及制备成高性能纱线的技术,实现了废弃纤维及其纱线的形态与功能再构。利用该成果开发的色谱及牢度好的彩色蚕丝微纳米粒子,与高性能颜料复合组装了月面展示国旗的彩色图案,解决了绝对真空及交变高低温循环中颜色升华串色、强紫外下褪色等难题,实现了中国在太空恶劣环境中使用的第一面纺织品国旗——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的成功展示,该技术还转化运用到冬奥会服装生产中。

他发明的纺织品三维动态导水性能检测方法与技术,解决了纺织面料、卫生用品等单向及双面导水性能无法测试的国际难题。他发明了液态水中负载导电离子及其示踪运动规律的检测技术,运用数学、微电子检测和计算机成像等手段在线展示出液态水在纱线及其织物中的扩散速率和形态,建立了迄今唯一能够测试纤维制品两面动态导水性能差异的测试方法并获得了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该方法已成为美国标准(aatcc TM 195-2009)和中国标准(GB/T 21655.2-2009)。运用该专利所生产的仪器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关于纤维微观结构、纱线结构和织物结构对导水性能影响的研究,创新了纺织品导水性能的调控方法,实现了单向导湿快干舒适功能面料的开发和实际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