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暨第三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以下简称峰会)颁奖典礼成功举办。清华大学校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创始主席邱勇,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杨斌在位于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的会场同位于COP26主会场的海内外嘉宾现场连线,一道为在峰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全球青年颁奖。
“未来十年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将会决定我们能否实现零碳未来。年轻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中坚力量。”邱勇在致辞中指出,“正因如此,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于今年将研究生论坛升级为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经过四个多月、逾百场会议的紧张筹备,汇聚位于六大洲九个国家成员高校的力量,助力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成功举办。”
本次峰会由清华大学发起成立的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主办。其中,由“学术赛道”“声音赛道”“行动赛道”组成的峰会核心活动共吸引全球六大洲近400名青年提交作品。此外,本峰会还包括由七所成员高校自发策划的12场“盟校自主贡献”活动以及由联盟合作伙伴组织的两场“伙伴贡献活动”。
颁奖仪式在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于COP26主会场发表的开场致辞中拉开帷幕。李政回顾了峰会筹备历程,代表联盟秘书处向出席典礼的各界代表和全球青年表示欢迎。李政表示,“本峰会汇聚15所盟校全力贡献,各校校长、教授倾情参与,共同托举青年一代登上零碳未来的历史舞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为获奖学生发来贺词:“祝贺受奖的同学们!我们今天谈判和追求的美丽世界绿色地球的愿望和目标靠你们年轻人来实现!我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杨斌为学术赛道获奖学生颁奖。杨斌介绍了来自12个国家56所大学参与学术赛道。作为学术赛道的校园行动,清华气候周在一周内进行了15个线上线下会议,引发24个研究机构和院系参与,吸引了超过8万人的热烈讨论。
学术赛道由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协办,面向全球研究生展开气候领域科研成果评比。经过初评,70余位青年科研人员从150余位提交作品的研究生中脱颖而出,进入由承办高校组织的五场主题论坛进行成果汇报及复评。最终,来自联盟成员高校内外的10位研究生斩获学术赛道“最佳论文”奖。来自清华大学的获奖学生代表现场汇报了学术成果。
“声音赛道”共征集到六大洲青年的140逾份短视频投稿,经过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团队进行编辑剪辑,制作成“ActNowFilm”短片,将于COP26期间向出席大会的全球气候政策制定者展映,传达青年在气候危机前的行动与诉求。
帝国理工学院代表、格兰瑟姆研究所主任马丁·塞格特宣读行动赛道优胜队伍名单。该赛道由帝国理工大学承办,通过面向联盟成员高校公开征集,来自7所高校的36位学生,组成了跨学科、跨文化背景的7支队伍参赛。经过工作坊培训和小组讨论,名为Adaptables(适应性)的团队凭借其富有创意的商业解决方案荣登榜首,获得“Climate x Hackathon”奖。优胜队伍随后汇报了成果。
典礼最后,李政代表联盟秘书处从承办本次峰会的英国高校代表马丁·塞格特手中接回了峰会旗帜,并将由联盟秘书处移交给联盟成员高校斯坦陵布什大学。明年,非洲将作为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东道国承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斯坦陵布什大学作为联盟位于非洲的高校,将承办峰会系列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