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纯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1/3 11:48:15
选择字号:
走近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医疗科研要顶天、立地、为人民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李纯)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1月3日在北京举行,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

从1979年建立以来,团队以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生命至上的科学态度为指导思想,以社区防控、早诊早治、精准治疗为抓手,围绕“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及早诊早干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实现了医疗科研的“顶天”“立地”“为人民”。

团队的历史可回溯至1971年。为响应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加强对慢支炎及肺心病防治”号召,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年成立“慢支炎防治小组”,其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此基础上,“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于1979年成立,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正式组建,成为中国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团队之一。

团队由钟南山院士、何建行教授、冉丕鑫教授领衔,现有成员50人,其中96%为副高以上职称,88%具有博士学历。团队成员先后担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GOLD)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人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成就奖,1人获何梁何利奖,2人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1人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终身成就奖等。

“顶天”——在国家急需领域紧盯国际前沿

立足国内实际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自成立以来即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国内呼吸学科群高峰,进一步研发了针对呼吸疑难重症的新技术、新诊疗、新方法、新药物。

42年间,团队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形成了4个主要研究方向: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与传播机制及临床防治;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分子发病机制与早期防控;慢阻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早期、综合防控;过敏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早期诊断及干预。

在研究成果方面,团队在国际上领先提出“隐匿性哮喘”“肺癌全链条式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无管(Tubeless)手术”“慢阻肺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控”等新理念,构建了国际领先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模式、肺癌术后风险物预测模型及慢阻肺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控的社区模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防治中国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的主力军,团队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新发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监-治-控”链式周期管理体系,多次在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中主动承担救治重症患者的艰巨任务。

2003年,钟南山院士一句“将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为当时非典疫情迷雾笼罩下的中国注射了一剂强心针。团队明确了非典病毒的致病机制,实现全球最高的救治率(83%);2020年初,84岁的钟院士星夜驰援武汉,最早确定并提出新冠肺炎能够人传人,挤在餐车赶往武汉的照片感动全国。

非典型性肺炎、H1N1、H7N9、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疫情……近二十年来,在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核心工作中,都能看到团队成员的身影。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促成国家多项政策法规制订,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撑起了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中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的一片天。

“立地”——研发适合国情的防诊治手段和药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组成员丛锋还记得:“第一次开会时,钟院士就强调‘治疗第一、科研第二’,所有的研究都要为提高救治率服务,并提出‘共享’科研成果倡议。”

医疗科研要能落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这是团队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着力推动解决医学科学领域难点问题,研发适合国情的疾病防诊治手段和药物,最终目的是要让医学研究真正惠及普通民众。

例如,团队在四大研究方向之一的肺癌微创治疗领域,建立了以无管手术为核心的全链条式肺癌微创根治术体系,广泛运用于肺癌防、诊、治疗及预后;创建了早期肺癌的无创高敏感度(80%)筛查平台,让三分之一的患者免受不必要的化疗,使肺癌长期生存率提高了6%。

一方面,先进的医疗技术被转化为产品,发展出适合国情的药物、技术、器械;另一方面,由先进经验形成的临床诊治规范、共识、指南推广至基层,并通过“应运—反馈—修正”机制实现更好的覆盖和应用,防诊治科研成果由此得以实现迅速下沉、真正落地。

“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这是钟南山对自己的评价。时至今日,年过八旬的老院士仍会在每周四下午坐诊看病。“优秀的临床医师、科研工作者和管理者”,归根到底是“能看病的医生”。在团队看来,临床治疗、预防、学术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医学科学家”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为人民”——致力于提高国民身体健康水平

2016年,由钟南山领衔编撰的《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正式出版。该书对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健康管理、践行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也是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推动健康科普事业、提高国民身体健康水平的一项成果。团队所在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作为广州国家实验室的临床转化基地,致力于产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惠及人民健康的产品、技术、指南等,为提升民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贡献更多“国家队”力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钟南山的“敢医敢言”更是出自对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负责。2003年的一句“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唤起全社会对SARS疫情的重视;2020年初,钟南山面对媒体镜头最先讲出新冠肺炎出现人传人现象,呼吁“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而在疫情零星散发的今天,他也提出,相对于国外的放开,严控疫情措施是让国家有序发展的低成本举措;这些话语,都是从全民健康的角度出发。

20世纪以来,全球出现了三波冠状病毒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影响。面对病毒突变的高度不确定性,准确预测今后疫情出现频繁程度的变化趋势将更富有挑战性。疫情的出现客观上加快了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脚步,增强民众健康意识、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目标更具有现实意义。

眼下,当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力点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当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在国内国外的双重需求叠加下,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仍在不懈开展呼吸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的科学研究,实现新药与诊断设备研制的常态化,为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保驾护航。一如钟南山说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我们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的使命。”(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