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1/10/25 21:34:54
选择字号:
985研究生亲历实验室意外:要重视的不只是安全意识

 

编者按

10月24日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当天15时52分,南航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实验室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

事发后,一位曾亲身经历过实验室意外的上海某985高校研究生罗一(应要求匿名)发文,表达了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除了一再强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对高校里年轻的硕博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有更严格的实验操作培训考核以及法律权利保护。

以下为全文,科学网经授权发布。

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的一些看法

我是一个上海985的硕士研究生。

去年在材料实验室,我由于第一次单独操作某实验仪器发生意外,造成手指开放性骨折。事发当时,手指完全变形,食指骨头对穿手指。经手术后功能恢复不完全,导致食指无法自主弯曲。

我的情况与这些同学们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看到这些新闻我非常心痛。

尤其心痛于,对于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感到绝望。因为每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所谓的引起重视都治标不治本。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高校某些实验室的安全风险是化工厂的100倍。和化工厂不同的是,化工厂对一线工人上岗有严格的培训考核,以及工伤保险等劳动法保护。而高校里年轻的硕博士研究生,不仅没有严格的培训考核,也没有任何法律保护。

这对于每天生活在比化工厂危险一百倍的环境中的年轻学生来说,简直是一场生命玩笑。大多数实验仅仅是师兄师姐带着学弟学妹做几遍,教会就可以了。

就我个人观察,学校并不是没有对学生的实验培训,但基本仅限于操作一些非常昂贵的实验器材——如电子显微镜等,存在自主操作证的培训考核。

这些只有拿到自主操作证,才可在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实验。但这种培训并不存在于那些可以轻而易举伤人的重型机械。可能因为这些仪器并不会为学生所伤吧。

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开安全讲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但人永远不可能靠状态与思想觉悟避开危险,而是需要制度流程的保护。如果医生是通过告诉自己要讲卫生来确保手术室的无菌性,那手术感染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我自己的案例也曾被列为安全讲座的案例之一,都说是因为我不小心造成了这样的意外。

但事实上我作为一个新手,做实验尤其谨慎,因为根本还没有到老生的淡然麻木。当时的意外是由于我第一次单独操作并不熟悉的重型机械所致,我并不认为这是不小心引起的。

再谈谈法律角度,我个人经历让我意识到对研究生的安全保护处于法律灰色地带。

当医生建议我去做伤残鉴定,我才发现学生根本不属于工伤范畴,因为没有劳动合同。而研究生也不再如小学、初中生,学校有义务对未成年人在学生发生的事承担责任。

所以我了解到,发生这样的事,如果不通过法律诉讼是完全没有赔偿的。如最近上海某高校实验室受伤案件,某高校重新提起诉讼因为不认可当时对学生的赔偿。

由此可见,一些高校对于此类事件并不认为应该由校方承担责任。但法庭终究判其败诉,也证明了司法界的同理心。

写这些是真的希望能让一部分人看到,以一己之力,是不会有任何改变。还有很多的实验室意外没有引起关注。如果年轻的学生用生命都没有换来一点点的改变,不能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真的太令人心寒了。

一点个人看法,更严格的实验操作培训考核以及法律权利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对待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至少要有对待一线工人的标准流程。仅仅靠学生教学生做实验,靠给学生敲思想警钟,是远远远远不够的。

还有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熬夜做实验,在疲惫的情况下操作高危仪器是家常便饭。夜间实验室由于价格便宜,人少,也是不少学生和科研人员的热衷之选,而这个时间段是完全没有安全员或老师在场的。

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高校实验室的真相,能够有切实的方法改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