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纳米科技研究整体实力已走在世界前列 |
第5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在京开幕 |
|
10月22日,第5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由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主办,来自海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纳米能源和系统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全球技术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人类社会开始迈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除了传统的电能、化石能源等“大能源”外,人类还开始探索微纳能源等“小能源”,以解决物联网时代小型器件的自供能的问题。
2012年,我国科学家率先研发出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将散落在环境中的低频机械能收集转化为电能。这种“小能源”技术区别于法拉第电磁理论为基础的发电模式所造就的“大能源”体系。多年来,我国在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等理论研究,摩擦纳米发电机、微纳传感器等应用技术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在致辞中表示,以纳米发电机为核心的海洋蓝色能源技术,可以高效地收集海洋波浪能并转化为电能,为人类大规模利用海洋能源开辟了提供了可能,为全世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目标提供了令人兴奋的能源技术路径。
高鸿钧指出,中国是世界纳米科技研究的主要国家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纳米科技研究的整体实力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纳米科技研究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下一步,我们将把微纳能源与微纳系统作为纳米科技的重点研发领域之一,努力研发出更多的创新成果,培养出更多的科研人才,为世界纳米科技和能源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也表示,能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发展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更为重要,其中能源与系统,与传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感器的能源问题亟待解决,如何从环境中获取能量来驱动这些功率虽小,但数量巨大、分布极广而且移动的传感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一直支持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为我们国家科技的自立自强提供知识储备。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希望抓住重大的历史机遇,加强绿色能源技术的原始创新;不断完善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努力打造国际一流人才发展平台,打造更好的科技发展生态;通过纳米能源领域的这次盛会,共同探求科技前沿发展新趋势、产业变革新方向、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全球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后,来自全球各地的9位重量级学者作大会邀请报告。
本届大会共设纳米发电机及能量收集、自供电传感器及其系统、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能量存储与自充电能源系统、太阳能电池和复合能源电池、光催化和水分解和纳米能源在微机电系统、电子皮肤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7个分会主题,以集中展示纳米能源和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大会还将评选出为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并颁发“纳米能源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