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海芍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12 15:13:30
选择字号:
教育学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须相互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改革实践。特别是自1995年开始,在大学实施的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但多年来,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一直存在理论体系构建不足、实践工作边界模糊等痛点,以致长期存在“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通识教育太水,专业教育不精”等困境。也有人认为近年来通识教育日渐升温,大有取代素质教育之势。

笔者认为,与其说素质教育正在被通识教育所取代,不如说二者日益交织在一起推动着中国的大学教育改革。因为通识教育之所以日渐升温,正是借助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很快得到高校认同。

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概念不同,但目的一致,都强调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在内容上,两者均提倡不论何种学科专业学生,都需要涉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在途径上,西方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值得借鉴,中国高校的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活动等成效显著值得弘扬。

当下,中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也有实力、有能力从社会本位论转向个体本位论。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经过大众化迅速走向普及化。这意味着,在中国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青年需要接受的基础教育,因此,无论是理念、内容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要发生变革。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言,中国高等教育不能身子进入普及化,脑子停留在大众化,习惯停留在精英化。

因此,面向未来,中国大学教育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创新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统领,着眼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人才,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

在教育理念层面,应该以素质教育思想作为大学教育理念,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为一体,致力于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注重培养“专才”,转向注重培养“健全之人”,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本科教育应从过分专业化转向通识基础化,为研究生阶段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底色,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

在教育内容层面,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统领下,着眼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人才,重构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从注重“教”到注重“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要将素质教育思想及育人目标、通识课程建设纳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当中。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素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应寻找不同的抓手,实现素质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如上世纪90年代,大学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取得巨大成效,那么新的历史时期可否以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智能时代的科学素养等作为新的抓手?素质教育如何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频共振,与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携手同行?如何渗透在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之中?各个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制定不同的知识、能力、素质标准,并根据成果为本的思路系统设计相应的通识教育内容,走出“素质(通识)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困局。

在实施路径层面,素质教育已经像互联网一样,同各级各类教育、所有学科专业、社会职业密不可分,因此要与时俱进,采用“素质教育+X”模式。可以打造五个课堂,即第一课堂的通识课程、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第三课堂的住宿学院或书院育人、第四课堂的融入专业教育、第五课堂的校园文化熏陶等。

这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可以借鉴美国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阅读经典、小班讨论、实践调研等方式大力改善教学效果。应把中文或学术写作作为所有大学生必修课,训练有效表达与沟通的能力。通识选修课也急需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品质、消灭“水课”。

在培养制度层面,要打破专才(专业)教育一统天下的模式,通过大学组织结构调整、培养制度改革、专业内涵变化等,构建素质教育思想引领下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范式。如目前很多大学实施了大类招生,一二年级加强通识教育,之后再进行专业分流。一些高校成立了本科生院、通识教育学院或书院,管理全校一二年级本科生。制度变革必然打破原有秩序。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深深打上了专才培养的烙印,通识教育与专业学院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需要与专才培养制度不断磨合、协调,走出路径依赖。

总之,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作为人类美好的教育理想,号角已经吹响,前行的脚步不会停止。素质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亮一盏灯。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完善的人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