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粉煤灰基盐碱地改良新材料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展示会在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试验现场举办。
展示会现场(研究团队供图)
为解决燃煤废料“粉煤灰”占地堆存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和北方民族大学的科研人员提出粉煤灰无害化和定向选择性活化后用于大面积盐碱化土地改良的新思路,通过粉煤灰定向选择性改性与土壤结构再造集成技术,将其制备为优良的盐碱土壤调理剂。经现场检测,种植面积340亩的试验田中,改良盐碱地水稻试验田亩产达1439斤,而未改良的对比试验田亩产只有496斤。
试验田(研究团队供图)
电力燃煤后产生的粉煤灰在所有燃煤废弃物中占80%以上,在混凝土、水泥、墙体材料中添加使用等传统处理途径难以达到规模化消纳,每年仍有上亿吨粉煤灰无法利用,只能堆存或填埋,成为极大的环保隐患。同时,宁夏地区盐碱化面积达260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40%以上,盐碱地改良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推动粉煤灰在农业领域应用成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
该项目负责人、过程工程研究员所马淑花介绍,该研发团队在粉煤灰中重金属低成本深度脱除、粉煤灰定向活化、盐碱土壤结构再造与养分平衡等多个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后,成功建立了粉煤灰基盐碱地改良新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并开展了连续三年近千亩的大田试验验证与应用示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改良后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完全符合《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要求,收获的作物重金属含量也符合国家关于食品中重金属限量的标准。
据了解,本次测产的试验田总面积为400亩,种植面积为340亩。3月份未改良时,pH值高达10.4,盐化度为5.6g/kg。
通过5个月种植季的改良,土地pH值已降到8.4,盐化度降到0.8g/kg,经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现场检测,改良盐碱地水稻试验田亩产达1439斤,而未改良的对比试验田亩产只有496斤。
宁夏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粉煤灰基盐碱地改良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明显,该技术可用于宁夏引黄灌溉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建议进行更大面积的推广试验。
宁夏科技厅、工信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自治区科协、中科院银川中心等部门、联合研发团队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