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8/28 9:57:16
选择字号:
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多家医院合作
影像组学智能预测直肠癌术后远端转移研究获突破

 

记者8月27日从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研究员刘振宇与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孟晓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红梅、云南省肿瘤医院李振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王梅云等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的多中心“影像组学预测直肠癌术后远端转移”临床研究工作获得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8月27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局部晚期直肠癌是一种很常见的直肠癌,远端转移是造成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且发生率高达25%-40%。为控制远端转移的发生,直肠癌诊疗指南建议进行辅助化疗。但辅助化疗只对部分患者远端转移的控制有效,而且目前尚缺乏能够准确筛选适合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工具。因此,构建准确预测患者术后远端转移风险的量化分析模型,筛选术后辅助化疗获益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针对这一挑战性问题,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共收集629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多模态磁共振影像及临床信息,所有被试均需满足3年以上随访要求。实验提取肿瘤感兴趣区处的影像组学特征,使用单变量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分析及套索回归方法筛选出重要的影像学特征,建立多变量单变量比例风险模型相关模型,构建出预测远端转移的影像组学标签。实验使用云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和模型构建,在其他3家中心上分别进行验证,该结果显著高于仅采用临床特征构建的模型。为患者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提供了量化参考依据。

该研究构建了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智能预测模型,能够辅助医生判断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远端转移的风险,从而可筛选适合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成为影像组学智能预测直肠癌术后远端转移研究又一新突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162-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