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21 12:54:39
选择字号:
疫情期间东部重霾污染成因获揭示

前体物减排导致白天及夜间大气氧化性增加从而增强二次颗粒生成的概念示意图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地实施人流和交通的严格管控情况下,我国东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城市仍然出现多日中度乃至重度PM2.5污染,引起社会关注。

几次重污染的“来源在哪里”“形成机制如何”“对今后的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又有什么启示意义”成为科学界和环保部门关注的热点。近日,南京大学教授丁爱军团队与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等多家单位通过联合攻关,结合大量的观测和计算机模拟研究弄清了上述问题。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研究人员分析了疫情前以及疫情期间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观测资料(包括全国环境监测部门的六项大气污染物、华北和长三角地区的大气组分网监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超级站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同时根据人为活动水平,估算了疫情管控前后的各类污染源排放强度变化,并基于计算机数值模拟量化了疫情管控减排对华东地区气态污染物、中间反应产物以及PM2.5浓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疫情管控期间,因人为活动水平的显著降低,特别是交通排放的急剧减少(比往年同期减排70%以上),导致了氮氧化物和一次排放的颗粒物浓度的降低,但因为一氧化氮对臭氧的“滴定”效应以及臭氧生成对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反而导致了从京津冀到长三角的整个东部区域臭氧浓度显著增加,进一步加剧白天和夜间氧化剂(如白天的羟基自由基和夜间三氧化氮自由基)的生成,故而在绝大部分前体物(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等)显著降低的情况下,二次颗粒物(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的化学生成反而增强,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出现生成的二次颗粒物明显超过一次减排,进而形成了两次大区域尺度的多日重霾事件。

该研究进一步基于上百个排放情景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整个东部区域尺度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导致臭氧和二次颗粒中间产物的EKMA曲线,并由此提出秋冬季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中需充分考虑“跨区域、多污染物协同减排问题”:一方面,综合考虑不同前体物减排实现臭氧和PM2.5的协同控制,特别关注在氮氧化物有效控制条件下,即便在秋冬季节也须加大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力度;另一方面,需要特别重视区域尺度的协同减排问题,关注上风向地区因前体物减排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加会进一步弱化(抵消)下风向地区PM2.5的减排成效。今后,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进一步做到“科学治霾、精准治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a13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