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农科院供图
5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苏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发布《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这是全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迈出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新征程的重要一步。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会上指出,共同发布指标体系是落实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部省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是苏州对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积极探索,为苏州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方向,也为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一直是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典型,城乡一体化发展始终走在前列,农业现代化指数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苏州有条件、有基础也有责任为江苏乃至全国探路子、树样板。
根据相关规划要求,立足地方实际,苏州以“争第一、创唯一”的历史担当,率先出台《三年行动计划》,以大力实施20项重点工程为抓手,确保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比全省提早了8年,比全国提早了13年。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工作,国内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为了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模样更加形象具体,中国农科院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框架设定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城乡融合4个领域,制定3级指标,区分市、县、镇3个行政层级,总体形成“四三三架构”。其中,市级评价指标体系由12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组成。
指标根据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国内先进城市地区标准和苏州特色标准,设定“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水平”目标值及相应权重,可测算出一个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的综合评分。0-59分为发展起步阶段,60-79分为转型跨越阶段,80-89分为基本实现阶段,90分及以上为全面实现阶段。根据测算,2019年苏州市综合得分为79.22分,到2022年综合得分预估达到89.95分,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提升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综合分析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整体规律,快速识别不同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建议,建立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动态监测可视化平台。
通过该平台实现苏州市“市—县级市(区)—镇(街道)”三级农业农村现代化数据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管理的信息化、实时数据调度与展示的动态化、数据融合分析的可视化和提供决策依据的定量化。
发布会上,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介绍,2020年1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7个方面深入开展院地合作。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发布是双方合作结出的首枚硕果。
他说,指标体系的发布,是迈出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是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苏州样板的起点。未来,中国农科院将与苏州市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加强合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以“三化一融,强富美高”为鲜明标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