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陈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12 15:17:55
选择字号:
生态种植向沙漠要效益

 

 麻浩在温室指导梭梭育苗防护筒育苗。南京农大供图

沙漠是最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扎根新疆近20年的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麻浩有一个梦想:在沙漠中建设“绿水青山”,给老百姓带来“金山银山”。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安定,发展惠民产业,这是新疆地区的脱贫致富之路。”麻浩告诉《中国科学报》。

救活“群主” 重建生态

向沙漠要效益,首先要固定漫天飞舞的黄沙。

2003年,带着援疆的使命感,麻浩第一次走进了新疆,也给自己定下了第一个目标——固沙增效。

一到新疆,麻浩先带着学生在广袤大漠里“走了走”。虽然戴着遮阳帽,但不到一个小时,阵阵风沙多次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强烈的紫外线将学生的皮肤“烤”得红彤彤的,连厚厚的皮鞋底也快要熔化了。

“我们仅是走走看看就如此困难,如果让人连续几小时在这里种树,那就更艰难了。”麻浩明白,在干旱、高温、移动风沙的环境下,沙漠种植十分困难,更别提实现高收益了。

如今已是新疆农业大学教师的任财,当时还是麻浩的研究生。他回忆起当时导师立下的“军令状”:要为沙漠上的植物造一个“智能屋”,解决威胁它们生存的所有问题,让它们“安居乐业”。

综合各种因素,麻浩把目标锁定在梭梭上。梭梭根系发达,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很强,是荒漠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首选植物之一。

“梭梭是自然界树种的‘群主’,它只要活下来就能形成天然的‘挡风网’。一棵梭梭能固定10平方米的荒漠,还能把别的生物吸引过来,慢慢形成群居。”

然而,梭梭在沙漠中的成活率不到1/6。干旱、地表高温、风沙胁迫(沙埋、沙割和风蚀)和小动物啃食等都是梭梭幼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麻浩带领团队开展多次实验和研究,最终研发了“免灌溉管件防护梭梭荒漠造林新技术”:把一根直径10厘米的PCV管件埋入沙中,同时将梭梭幼苗移栽在管中央。看似简单粗暴,但却为梭梭幼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微环境,有效避免了幼苗被高温“灼伤”,降低了风沙和小动物对幼苗的侵害,还能保湿,无需人工灌溉,实现节本增效。

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实践显示,梭梭成活率从过去的10%提高到80%~90%。事实上,该技术不仅对梭梭有效,还能使红柳、柠条、沙棘和沙拐枣等沙漠树种幼苗具有较高的种植保存率和生长量。

近两年,该技术已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地区成功推广8万多亩,在荒漠中形成了一道道强大的生态屏障。

技术升级 发展产业

生态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有可持续性的循环经济。”麻浩说。

在对原有技术升级改造上,2015年,麻浩和南京某公司合作发明了“设施防护筒育苗与机械移栽一体化技术”,创造出新型育苗防护筒。它可作为育苗容器,也方便机械化移栽操作。

团队还巧妙地将秸秆型育苗防护筒设计成了片材,手工组装即可。这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能自动降解,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新疆天山竹柳生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邹鸿斌是该技术的获益者。“非常简单实用。”他分享着买家秀。

邹鸿斌告诉《中国科学报》,竹柳是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林,是造纸工业、纤维板等的重要原料。该技术使竹柳成活率从75%提高到85%。“一棵树的效益看起来很小,但要把它种活、种好并不容易,它对当地所产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也是长远的。”

在10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这一技术也彰显出产业推动力。

当地广泛种植着一种特殊的植物——花棒,它具有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和防风固沙能力强等优势,还可用作优等饲草,是纸浆、纤维板等的优质原料。

利用该技术,麻浩团队实现了反季节大规模种植花棒。他们正试图在腾格里沙漠打造种养结合的生态产业模式。

“阿拉善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饲料短缺,采用最新的荒漠生态治理技术,大规模种植类似花棒的‘优质、多元化、绿色无污染’的饲料灌木,形成覆盖羊鸡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不仅有效缓解了饲草资源紧张局面,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产增收。”麻浩说。

各具特色 智能未来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近20年来,麻浩初心未改。

“各地方情况不同,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麻浩带着团队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探索出多种模式。

比如,“荒漠生态治理模式”、戈壁“绿色矿山模式”、“罗布麻生态纺织产业模式”、“林纤一体化产业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正在新疆和内蒙古的荒漠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助力沙区精准扶贫。

在麻浩看来,沙漠农业只有实现智能化、机械化,才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今年,他以解决人工沙漠种植为目标,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进行技术和设备再升级。今后的沙区移栽种植,将实现1人驾驶、自动投苗,或是自动驾驶、自动投苗。

今年3月,麻浩受新疆铁路局邀请,走进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南疆铁路沿途防沙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利用免灌溉管件防护荒漠造林技术,他们在巴楚县铁路沿线种植了10万株梭梭和红柳。“千里绿色长廊”将成为现实。

“越来越多地方通过科技收获了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对此,麻浩很欣慰。不过,他深知,绿洲农业、沙漠产业依然任重道远,“未来,我将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西北荒漠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