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3 12:10:54
选择字号:
促进科影融合 专家为“科幻十条”落地出谋划策

 

11月1日,2020中国科幻大会举办期间,科影融合与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发展研讨会召开。在通过多渠道调研和征集科技传播、科幻创作、影视制作、科学顾问等领域相关人士意见的基础上,会议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深入推动“科技与影视融合”、贯彻落实“科幻十条”政策、持续助力中国科幻电影蓬勃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会议同时邀请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鞠靖、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李倩等嘉宾,从不同角度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对围绕科学家如何为科幻电影服务,如何培养一批有专业素养的科学顾问,影视界如何为科学精神传播和普及尽一份力等问题展开阐述,他认为有关领导部门应该解决科学家参与影视创作“名正言顺”的问题。

国家中影数字基地副总经理马平认为科学是我们描述现实的一种方式,取决于认知的多少,影视则是描绘和虚构世界的另一种方式。科学和影视融合,应该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此外,马平还针对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技术提出一系列的发展建议。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张小北根据自身制片过程中多次与科学顾问打交道经历,提出应该在科学界和影视界之间,有一个能听懂和理解两界语言的一群人作为缓冲层,科影融合办公室应该建立两界交流的高效快捷的方式。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普作协科幻研究基地主任王晋康认为,科幻创作能符合科学的尽量符合已知的科学,核心设定无法符合科学的部分则应该得到宽容看待;在科学与影视融合的过程中,科学顾问应该只能提建议,决定权在影视创作者,同时科影融合办公室应该建立对科学家的保护机制。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慧表示,科幻电影会激发人们好奇心,在人们为剧情感动的时候,很容易受电影中的价值观的影响,影视也会是一种很有效率的科普载体,中国的科学界和影视界应该有更多交流和沟通。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曲静说:“影视创作是一个非常注重控制成本的工作,科学顾问需要的是一群有情怀、有想象力的科学家,很多年轻科研人员都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又擅长表达、了解现代影视文化,如果作为影视的科学顾问,不仅能帮影视作品更具有科学真实性,又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视觉表达能力。”

制片人、三体宇宙副总裁王佳任,在制作《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2》《无问西东》《战狼2》《建军大业》等作品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当下中国科幻电影面临的两个问题:多数科幻电影的预算非常紧张,我们需要用好莱坞1/6的经费做出和人家一样的效果;科学顾问也好,电影的审查也好,都需要一群既能跟科学家交流,又能跟影视界交流的人,作为桥梁。

电影导演、编剧和监制郭帆表示,中国的科幻土壤还有待更多的硬核科幻作品来培育,养成中国的“科幻语境”,形成良好生态之后,科幻才会繁荣;影视界和科学界的融合,需要更多的交流机会,需要影视工作者提高科学素养,也需要科学家对影视创作多一份人文关怀。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鞠靖认为科技与影视融合,不是科学界单方面去帮助影视界发展,而应该是双方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影视界涉及的众多技术应用,尤其是核心底层技术研发,应该由国家领衔,众多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受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