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26 18:42:48
选择字号:
爱思唯尔调查显示,86%的科研人员怀疑科研产出
你读的论文你信吗?

 

撤稿风波一波接一波,学术造假一茬又一茬,看着各种科研不端的新闻报道,一些科研人员开始怀疑自己正在阅读的论文:

“有一些研究因经费来源而存在偏见,但这些信息没有被披露。”

“不熟悉这本期刊,不确定同行评审过程是什么样子,不知审稿人是如何选择的。”

“实验设计不好,一些分析很可疑。”

……

最近,爱思唯尔一项关于科研信任度的调查显示,有86%的科研人员会对他们看到的科研产出持怀疑态度,37%的受访者认为可信的科研产出只有一半甚至更少。

针对这次调查,《中国科学报》专访了爱思唯尔客户洞察研究总监阿德里安·米利甘(Adrian Mulligan)。

爱思唯尔客户洞察研究总监阿德里安·米利甘(Adrian Mulligan)

中国科研人员中质疑者占四分之三

今年5月,就科研信任度问题,爱思唯尔以Scopus数据库为平台,随机挑选了共98000多名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3133名研究人员给出了回应。这些作出回应的研究人员来自化学、计算机、环境科学、工程、 、材料科学、数学等领域。

米利甘介绍,所有被调查者都被问到“在您上周遇到或者阅读的各种科研产出(包括数据、代码、图形、视频、论文、预印本、其他文章)中,您认为有多大比例是可信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14%的研究人员认为自己在接受调查前一周读到的科研产出是全部可信的,48%的人认为大部分可信,15%的人认为只有一半是可信的,21%的人认为有一些是可信的,1%的人认为没有一篇是可信的。

与国际平均情况相比,中国科研人员更相信自己看到的科研产出。中国质疑科研产出的研究人员比例为75%。美国相对较高,会质疑科研产出的科研人员达到93%。此外,俄罗斯为90%,德国和日本为86%,韩国为88%。

科研人员认为,科研产出不可信的根本原因,在于低质量的同行评议,缺乏审查,不确定内容是否经过同行评议,误读和研究方法存在缺陷。

“他们会质疑某项科研产出是否经过了同行评议,即使有同行评议他们也会小心翼翼,因为一些不良期刊尽管有同行评议,却缺少同行评议的标准。”米利甘说。

信任危机的背后,其实还有一层原因——科研产出数量的增长。米利甘表示,科研人员的数量在增加,科研人员发表文章压力也在增加,一些科研产出在不成熟的时候就被发表出来,此外,开放科学也造成了一些不信任偏见,比方说,预印本等原先很难看到的产出形式现在可以被广泛阅读,而预印本中本来就有很多是未得到充分明确的科研成果,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人员对科研产出的不信任。

信任危机可能降低科研效率

“对科研产出持怀疑态度的人,有他们应对这一问题的办法。”米利甘说。

在不认为所有科研产出都值得信赖的受访者中,57%的人会仔细检查附录材料或数据,52%的人只阅读同行评议期刊,52%的人会寻求其他可靠来源的佐证,如查看是否有已知期刊引用过该研究,37%的人会通过认识的研究人员获取或阅读科研产出,29%的人会从特定机构阅读或获取科研产出。

“这种做法增加了他们在搜集科研产出时的工作量,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米利甘说。

爱思唯尔今年开展的另一份调研关注了“科研人员究竟花了多少时间来搜集和阅读论文”的问题。调查显示,相较于2011年,科研人员每周搜索文献的时间增加了11%,每周阅读文献的时间减少了10%左右。

“我们推测,文献搜索时间的增加与科研人员对科研产出信任度的降低有很强的相关性。”米利甘说。

不过,有趣的是,中国科研人员在文献搜索阅读时长方面,实现了“逆生长”。与世界趋势相反,从2011年到2019年,中国科研人员平均每周花在搜索文献上的时间从原先的6.18小时降低到5.54小时,阅读时间则从原先的7小时增加到7.24小时。

“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现在中国科研人员工作时间较长,比方说欧洲一周的平均工作时间是40.2小时,而中国一周的平均工作时间是49小时。二是如今的中国科研人员比过去有了更高的英语水平。”米利甘说。

对于当下科研信任危机,米利甘建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科研标记系统,标记出期刊和文章的可靠性、质量和研究的好坏。“我们希望中国科研人员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米利甘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