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欢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8/20 10:19:00
选择字号:
青年科学家论坛:这才是科学家想要的朋友圈

 

■本报记者 陈欢欢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科研主力。以面向所有年龄学者的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为例,主持人平均年龄近5年每年年轻一岁;2017年,40岁以下的主持人占比达到46.22%,比2011年提高了约10%。

在光学领域,以学术期刊《光:科学与应用》(英文版)》(以下简称《光》)为源头组织的光学大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以下简称青年论坛)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口碑。

“像这样紧密联系的科学共同体,我在光学领域还是第一次看见,难能可贵。”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及仪器研究院院长金大勇如是说。

这一论坛魅力何在?《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参加论坛的3位“70后”“80后”青年科学家。

苏彦勳:一次“空前绝后”的投稿经历

“80后”中国台湾学者苏彦勳很可能是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以下简称自然集团)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投稿人——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完成了2012年的一次投稿。

2012年,还是台湾东华大学助理教授的苏彦勳向自然集团旗下合作期刊《光》投稿。论文接收后,他发现自己无力支付出版费,于是写信要求用两个月分期付款,但当即遭到拒绝。苏彦勳没有放弃。他又多次申诉,最终获得了“下不为例”的答复。

自然集团的这次妥协使得苏彦勳成为《光》创刊号的作者之一,也成就了他们之间延续至今的缘分。

提起那次投稿,苏彦勳记忆犹新。那篇文章他认为自己做了独特的工作,却被《科学》退稿。蹉跎中,苏彦勳发现了刚刚创刊的《光》,仔细评估之后认为值得一试。

“《光》的组织构架和编委构成都很用心,相信未来一定会变成好刊物。我记得它是2011年12月1号开放投稿的,我12月3号就提交了。”苏彦勳说。

苏彦勳不知道的是,为了保证稿源质量,创刊号《光》以向业内大咖约稿为主,严格按照同行评议,甚至退掉了部分特约稿。他后来检索,自己的论文在当年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排名物理类引用量前10%。

苏彦勳认为:“当时我比较年轻,学校也没有名气,但是《光》不看重身份,而是文章的质量,给我这个‘庶民’发文章的机会,这是我在大刊物上没有看到的价值观。”

如今,成为台湾成功大学副教授的苏彦勳也是《光》台湾办公室主任,负责《光》的社交网站脸书的推广工作,促进加强两岸和国际交流。

苏彦勳几乎每年都参加在长春举行的青年论坛,成为组织者熟识的老朋友,也是学生口中“口音可爱的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积极努力的好朋友,大家互相勉励、一起合作,这种感觉很棒。”他说。

席鹏:我们这群人

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从进出中国大陆的科技人才流量上看,中国已经从15年前的“出七回一”发展到当前的“出七回六”,人才荒已经基本结束,年轻一代三四十岁的人正成为学术产出的新动力。

在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论坛正是瞄准这一年龄段的人群。

“我们的论坛定位35~45岁之间的科学家,大家年纪相仿、背景相同,在本领域有一定成果,都有国际视野,更能平等交流、相互合作。”青年论坛组织者之一、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席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席鹏参加了3次论坛,第一年就收获了合作伙伴。他的学生在吉林大学教授吴长锋实验室合作研究生物相容性和发光性。最终,两个课题组在超分辨显微成像方面发现了新方法,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和《先进材料》等一流学术期刊上。

今年早些时候,席鹏等人邀请《自然—光子学》主编Oliver Graydon来中国参观。行程结束后,Graydon不禁感慨:中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有长足进步,难怪《光》能够快速提升,成为行业内顶尖期刊。

“从发表的论文和产出都能看出,国内在纳米材料、显微成像等领域走在学术前沿,青年论坛适时搭建起了这方面的合作平台,直接服务科研,所以很受欢迎。”席鹏说。

金大勇:重视青年科学家是聪明做法

金大勇这几年收获颇丰:2015年获得澳大利亚国家科研最高奖——尤里卡交叉学科创新奖;2016年获得澳大利亚百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称号;2017年成为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科学奖John Booker奖章获得者,同年获得澳大利亚总理奖中的马尔科姆·麦金托什物理科学家奖;近5年有10篇论文和3篇综述发表在《自然》及其子刊上。

对于自己的成绩,金大勇总结为“眼光和思想开放,从跨学科交叉合作中获益匪浅”。

对于办刊物,他也持同样观点。“最开始大家以为《光》只是一本期刊,但其实它是一个旗舰,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科学共同体,衍生出来的朋友圈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合作、交叉学科交流、产业化等,才是《光》这个品牌真正的潜力和价值所在。”

今年是金大勇第五次参加青年论坛,他感受颇深:青年科学家在很多传统杂志中并没有扮演主要的角色,但却是决定刊物未来兴衰的中坚力量。

例如,来参加青年论坛的科学家并非每个人都在《光》上发过文章,但交流的质量和档次每年都在大幅度提升。这个朋友圈里每年产生的杰青、优青、青千等人才计划入选者也在不断增多,正逐渐形成一个高水平人才聚集地。

“重视青年科学家是聪明的做法。”金大勇说。

作为东北人,金大勇很了解东北。他说:“东北经济落后,想做点事真不容易。我认为《光》编辑部真正是在用心做事,才能让科学共同体从中受益。”

金大勇自己也担任《光》编委,并负责了新开栏目《视点》的约稿工作。他希望能邀请到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发表前瞻性展望。

“我们还在摸索着前进,虽然是同大出版集团合作,但内容运作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光》的影响力。”金大勇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8-20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