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6/11 14:56:07
选择字号:
医生申请课题有多难?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作报告时表示,要为科学家开辟绿色通道,加快解决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医学的发展,我国临床医生的临床研究意识和素养逐渐增强,他们把在临床中遇到的医学难点和科学问题,带到实验室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随后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中,通过实践检验后,再进行推广应用。临床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可以解决重大疑难疾病,可以创新治疗方法,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科研的这条路上,医生们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临床科研两头抓力不从心、课题申报受限、申报流程不透明、课题经费使用不灵活等都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医生的手脚。

医生精力不够,还要申请课题?

医生做科研,从医院角度讲,能够促进学科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从个人角度讲,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改变临床医生的思维,最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课题申请的过程中,从课题设计到标书成立,再从撰写申请到获得资助,可以说是“大浪淘沙挑金子”,需要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临床工作者在做科研的同时更要兼顾临床工作,面对交付在手中的生命,细心和责任心必不可缺。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主任李守巍认为,“如果因精力不够而放弃申请科研课题,那么医生连做科研‘分母’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做‘分子’了。参与是首要条件,有参与才有可能被认可”。

“论科研深度,临床医生肯定比不过科研人员。”李守巍表示,他所理解的医生做科研,是以临床中出现的疾病为出发点,从一线医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科研能让医生插上梦想的翅膀。”

精力不够,怎么申报课题?对此,北京某三甲医院副院长提出了他的想法。

“相关基金委员会可以考虑设立以团队为主体的课题项目。医生在申报课题时,一个重要步骤是撰写立项书,内容包括循证医学、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经费预算等内容,这并不是医生所擅长的。如果能以一个团队为整体,成员分担立项任务,在申报课题流程中负责相应环节,那么在减轻医生负担的同时,也会使团队成员的能力得以发挥,提高临床医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

是什么束缚了课题申报?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圣涛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优化课题申报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方面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那么,医生们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束缚和限制呢?

以申请广受科研人员赞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限项申请中明确规定,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包括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的项目申请人,暂停一年面上项目的申请资格。

除此之外,对于申请人的职称级别,可以申请和正在承担的课题项目总数也有限制。例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的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项目的总数合计限为3项。

对此,李守巍表示,这些限项规定非常严格,如果酌情适当放宽限制,可能会提高医生的参与度。

周圣涛认为,项目申请书某些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精简,申请人应将更多精力放在项目重点强调的部分,突出亮点。此外,很多课题项目的申请都实现了线上申报,简化纸质材料盖章的流程,能进一步降低申请人的时间成本。

基础医学研究是发现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规律的必经之路。有专业人士认为,近年来,国家集中力量扶持相关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加大科研基础研究深度,避免了研究碎片化。同时,也应重视临床研究的发展,增加临床相关课题的数量,可以更好地激励临床医生的创新热情。

“打个招呼”课题就能申请到?

据了解,在某部委的课题项目答辩之前,会公开评委专家的名单,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则不公开评委专家名单。

这两种做法各有利弊,“从某种方面来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不公开专家的做法,会减少对评委专家的干扰。”北京某三甲医院副院长表示。

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课题申报过程的公平性,是大多数课题申请人最关注的问题。

北京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的一名医生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故事。“能不能申请到课题,可能不只取决于课题立项书。”他说,“曾经,我身边有一名医生在申请课题时,科室主任告诉他,这个课题应该会申报成功,因为主任已经跟项目评委‘打招呼’了。”

若干年前,课题申请背后不透明事件的发生率较大。李守巍表示,通过近些年相关部门的管理,课题申请的过程是朝着规范化、公证化、透明化方向发展。“保证公平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相关管理部门保证了课题申请流程的公平性和严谨性,才能让有研究价值的项目脱颖而出。对此,有业内专家建议,一方面,可以考虑扩大评审专家库,增加专家评审意见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不对课题申请人及评审专家公开对方信息,让专家在盲审的前提下给出项目的客观评价。“还有很多其它细节方面,例如课题项目答辩后,当场出评审结果……这些细节控制得好,公平性得到保证,大家对项目中标结果自然也不会有异议。”

经费到账了,花起来很麻烦?

近年来,国家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把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逐渐解放出来。但据大家反映,这些改革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的还没有完全落地。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北京某三甲医院副院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一项某部门资助的重大项目。项目在研期间,由于他工作单位变更,其所承担的课题项目也进行了单位变更。但是,在项目单位变更工作进行时,由于多个管理部门的意见不统一,项目经费的单位变更受到阻碍,无法使项目经费转到他现在所在的医院。

“在保证合理使用课题经费的前提下,简化相关流程,确实是我们医生的迫切需求。”该副院长告诉记者。

有专业人士评论,严格进行课题经费的审计,是管控不合理使用课题经费的一项有力措施。但是,审计严格的同时,课题经费在支出过程中受到过多限制,也会增加医生们的工作负担。

此外,在合理管控课题经费使用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要注重对项目负责人“花钱”的教育管理。“毕竟不是每一位医生都懂怎么花科研的钱。没有科研经历的人,在器材购买、劳务支出等方面,往往分配支出不合理,难免会造成浪费。钱花对了,才能‘买’到成果。”一名承担过多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医生表示。

(来源:《医学科学报》)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