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5/2 16:07:06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新疆农牧民增收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结题,新疆农牧民户均收入增加12%至15%——
把科研成果装进新疆农牧民的腰包

 

最近,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新疆农牧民增收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正式结题。

记者了解到,项目总结出了六套适宜于新疆不同类型村农牧民增收的实用技术体系,也构建出六个适宜于不同类型村民稳定增收的组织经营模式,六个不同类型村农牧民户均收入增加了12%至15%。

“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装进新疆农牧民的腰包里。”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曾凡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2016年春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恰尔巴格村的不少田地还闲着。那年4月,跟过去一样,老乡们陆续开始把水稻种子撒到自家地里。可就在4月10日这天,生产队大队长阿塔伍拉·图拉麦麦提干了一件让村民们“看不懂”的事。

“那天,我在家里的1.8亩地里插上了新稻36号的秧苗。”回忆起2016年,阿塔伍拉憨厚地笑着,“专家说产量高,我就想种上试试。”

看到阿塔伍拉在田里弯下腰,把水稻秧苗插得整整齐齐,村民们第一次了解到水稻也要“插”着种。

很快,阿塔伍拉成了村里第一个得到实惠的人:“以前,我的田里一亩地只能产出400多公斤,现在能产出650公斤。”

看到阿塔伍拉得到的“实惠”,不少乡亲在2017年也把地里的普通水稻换成了新品种。

其实,从阿塔伍拉把新品种水稻秧苗插进地里开始,他的身后一直有个智囊团,指导他怎么浇水、怎么施肥、怎么防虫。这个智囊团的科学家们就来自“新疆农牧民增收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

智囊团不仅帮阿塔伍拉致了富,“到今年,恰尔巴格村里已经种上了650亩新水稻品种。”恰尔巴格村党支部书记阿卜杜合力力·艾合麦提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不仅如此,2017年,墨玉县加罕巴格乡的四个村——恰瓦格村、巴西恰瓦格村、依希克拉村、墩阿热希村,共种植了1000亩新品种水稻,平均亩产720.93公斤,与2014年平均亩产489公斤相比,增产50.19%,实际增产231930公斤,增收93.02万元。

走村访户了解地方所需

为阿塔伍拉和其他村民种植水稻提供服务的“新疆农牧民增收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依托中科院STS计划,由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牵头。这个项目的诞生要追溯到2014年。

201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开始。自治区各级部门单位、中央驻疆单位、兵团下派了7万多名干部,其中一部分干部就来自中科院科研院所等科技领域。

同年8月,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在新疆调研时指出:“中科院将继续深化同新疆的交流合作,按照中央精神,择优择重发力,满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

地方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及中科院人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让曾凡江开始思考“如何让手里的科技成果落到农民的一亩三分地里”。

于是,2014年秋天,曾凡江带着青年科技人员和学生开始“跑村”。他们走访了和田地区的几十个村子,和村支部书记、访惠聚驻村第一书记、生产队队长反复了解当地农业种植特色,农业发展诉求。

每次他们问村里需要什么技术支撑时,对方的回答总是让他们哭笑不得——“给我们一些牛羊就可以了”。时间久了,曾凡江和团队成员们慢慢地也掌握了与村民的交流之道,也逐渐摸清了每个村的环境特征和农牧业发展潜能。

2015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研人员选择了和田地区六个典型村,开展六个方向的工作——林果加工型、林下养殖型、循环经济型、复合经营型、生态产业型、设施农业型村农牧民增收的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由此,“新疆农牧民增收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正式立项和实施。

让惠及面再广一点

项目的结题,既意味着项目完成了设计的科学和服务目标,也意味着这一阶段的工作告一段落。

回忆起过去三年里的努力,曾凡江感慨良多:“我们三年走了三步,在摸爬滚打里,初步打通了科技成果为新疆地方服务的路。”

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曾凡江和团队成员在村子里找田地做试验示范,虽然面积不大,但示范田基本做到了“可看、可用、可参观”。在第一年努力的基础上,第二年示范区面积逐渐增加,项目也由此进入示范推广期。在项目实施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里,曾凡江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始总结凝练试验的成效与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的实施不仅调动了中科院内部科研力量,还吸引了科研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新疆中农宏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策勒县科技局等地方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的共同参与。

在总结科技扶贫的经验时,曾凡江坦言:“地方科研院所等机构对当地发展最为了解,因此,在科技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地方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如今,虽然项目已经结题,但我们的团队和合作单位‘士气’仍在,我们也会继续将项目中的课题和服务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扩大科技惠及地方经济的覆盖面。”曾凡江说。(完)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