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5日讯(记者 李珍梅) 从秸秆及海藻中提取纤维,做成衣服,这在不久的未来将要实现。11月15日,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向海洋要纤维,向陆地植物要纤维,寻找、开辟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纤维来源,将是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
11月15日上午,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实验室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开辟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纤维来源,向海洋要纤维,比如海藻、海带等;向陆地植物要纤维,甚至可以从废料中提取纤维,比如秸秆。”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夏延致介绍,生物多糖是陆生植物和海洋植物含有的、可用于制备生物纤维的成分的统称。目前做纺织品一大半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特点是以石油为原料,不能生物降解,穿着也不舒适,而且消耗大、污染环境;而传统的天然纤维,如棉麻毛丝,又占用土地。
夏延致说,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纤维年消耗量为15公斤,欧美国家更高,纤维用量会越来越大,而且人们对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寻找纤维新的、可持续的来源很有必要也很迫切。但是,由于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陆生生物多糖资源纤维利用有限,海洋多糖资源纤维利用更少。实验室将来要攻克这个难题。“目前陆地上的,比如利用竹子、木材提取纤维,已经很成功。下一步我们要扩大纤维来源,利用海洋植物提取纤维。”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青岛大学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介绍,十多年来实验室积极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研任务,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关,推动海藻纤维凝胶纺丝制备工艺等10项发明专利成果成功转化。
胡金焱表示,“国字号”招牌来之不易,学校将举全校之力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人、财、物保障,切实发挥各位专家委员的作用,激发制度和政策活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