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国际人类表型组研讨会在沪开幕 |
“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研究联盟成立 |
|
10月31日,第二届国际人类表型组研讨会(2018谈家桢国际遗传学论坛)在沪开幕。开幕式上 “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协作组”和“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宣告成立,吹响了“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集结号,标志着由中国科学家倡议发起的“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已得到多国科学家的认同和参与。
聚集国内外数百名科学家,通过对人体从宏观至微观的多个层次的表型特征进行跨尺度多维度研究,首次在国际上建立先进的人类表型组学研究平台,“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战略前沿领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本次会议上,“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路线图、合作机制和组织架构已基本明确,为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的正式启动实施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国际代谢组之父”、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教授杰里米·尼科尔森,美国科学/工程/医学院院士、“国际系统生物学之父”、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罗伊·胡德担任“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协作组”理事会的共同主席;来自16个国家的共20多位相关领域顶级专家为“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协作组”理事会成员。理事会下设“标准与技术规范”“知识产权、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伦理与法律社会问题”三个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筹))。
复旦大学自2014年起开始筹备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经过前期大量沟通协调工作,国内外都已初步形成协作机制,为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奠定基础。国内已经汇聚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3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解放军总医院等20家三甲医院,招商局集团、中电数据等5家国内知名企业,拟在上海、北京、重庆、广州等地分别成立人类表型组研究中心,整合全国优势力量,形成主导全球协作的中国合力。在国际合作方面,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的21家著名研究机构的众多领域专家汇聚,形成了国际专家共识,基本完成国际布局的前期协调工作。
作为“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主要发起方,中国将推动该计划与本国已有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联动,充分发挥出联动所产生的合力,并将其边界延伸,使中国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发展成为向全世界开放的科研平台。大科学计划也将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对突破生物医学发展瓶颈,提高生物医药领域自主研发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增强中国科技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复旦大学作为“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主要发起单位,将在整个计划中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同时,通过推动全球合作,进一步提升
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致力打造全球学科高地。
以“表型组学与人类健康”为主题,第二届国际人类表型组研讨会(2018谈家桢国际遗传学论坛)设有“人类表型组计划倡议”、“推动人类表型组研究领域的发展”、“表型组学与人类健康”、“表型组图谱构建”、“表型组学与精准医学”、“表型形成与调控机理”、“多尺度影像表型新技术”七个议题。
开幕式上,美国科学/工程/医学院院士勒罗伊·胡德、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杰里米·尼科尔森、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等致辞。
当天,中科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教授贺福初和金力分别以《蛋白质组计划的实践与展望——从HLPP到CNHPP的梦想之旅》、《人类表型组计划:开启
研究新范式》为题作主题报告。阿里耶·瓦谢尔、迈克尔·莱维特、罗杰·科恩伯格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3位国内外院士,来自17个国家的近40名人类表型组学研究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以及国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的近400名代表参加大会。
自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
和生物医学研究即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人类表型组研究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解决“基因-表型”之间的关联问题,将有助于实现疾病预防,提出针对性的健康维护方案,这将为生物医学带来变革性的进步动力,并支撑人口健康这一国家重大需求。
“人类表型组研究,是为探索人体内部世界。”金力说,人类表型组研究需开展对人体的精密测量,对系统的精细解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精准干预与调控。“人类表型组研究将推进
和医学加速进入大发现时代。”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顾问委员会主任贺福初说。
“要做这样一件事情不是我们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它反映了整个学科发展的方向和需求。正因为有这个需求,所以才能真正在国际上达成共识。”作为大科学计划的主要倡议者,金力说:“首先,我们希望在中国科学家中形成合力,体现中国优势,并为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一期)将在上海开展研究。明年初,相关专用研究平台或可建成,并正式开始对志愿者进行全面表型测量。“我们初步计划先在上海精确测量1000个体,每个人测量两万个指标;然后在全国范围内,精确测量1万个个体,每个人测5万个指标;最后在全球五大洲代表性人群中进行测量,每个洲选取1万样本,每个人测10万个指标。”金力介绍,最终将形成全球人类表型组的参比图谱,帮助全球科学家进一步开展研究,解读出更多未知的信息。
我国自1998年出台《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基本形成了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开发体系。启动“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将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创新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金力表示,应加快建立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和样本库平台,为实施大科学计划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