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9 9:57:11
选择字号:
新技术让羊肚菌实现四季生产

 羊肚菌红土地地区“秋播冬收”标准化栽培模式

受经济利益驱使,野生羊肚菌被过度采集,同时由于羊肚菌生性喜好低温,迄今只能在冬季播种春季采收。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近二十年潜心研究羊肚菌栽培技术。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羊肚菌是一种在市场上极为“抢手”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它表面呈黑绿色网状,为椭圆形,略似羊肚,故得名。羊肚菌菌肉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干品价格曾高达每千克2000元。

受经济利益驱使,野生羊肚菌被过度采集,同时由于羊肚菌生性喜好低温,迄今只能在冬季播种春季采收。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近二十年潜心研究羊肚菌栽培技术。近来,通过系列攻关,团队研制出了四季种植羊肚菌的新方法。

为山区百姓谋生路

1998年大学期间,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高级工程师赵琪第一次在科研中接触到了羊肚菌,自此,他与羊肚菌结下了“不解之缘”。赵琪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20年来,很多人问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除了对羊肚菌的兴趣,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为像我家乡那样的山区百姓提供一条谋生路和一条致富路。”

他的这个朴实想法,也正是所有团队成员的愿望。2003年左右,共有5名成员的羊肚菌研究团队开始成型。赵琪说:“我们在昆明植物所研究员杨祝良的带领和协调下,团队研究逐渐步入正轨。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从小干过农活,对农业种植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开始,团队也遇到了经费支持不足的窘境,但在赵琪看来,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他说:“团队中负责交配型研究的杜习慧博士和云南农科院的赵永昌研究员都对羊肚菌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赵永昌研究员,从1996年开始就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栽培技术。”

凭着做科研的毅力和干劲儿,从新疆、甘肃、云南到浙江、河北、黑龙江,团队跑遍了全国20余个省(区)、158个县。“只要有羊肚菌生长的地方,我们就会去收集质种资源,进行优良菌株分离、育种,尤其现在资源越来越少,我们一定得为羊肚菌的资源保护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赵琪说。经过团队的努力,现在昆明植物所拥有羊肚菌属、50余个物种的1260多份菌株。

赵琪告诉记者,自己过去两年的时间几乎都在外面出差,实地考察羊肚菌的生长市场,与老百姓坐下聊聊天,了解他们实际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他说:“走了这么多地方,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给钱给物不如给好项目’。当地政府要想帮助老百姓脱贫,需要有些能赋予他们‘造血’功能的好项目。”

新技术突破种植瓶颈

在羊肚菌种植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菌种不稳定。赵琪说:“同一个菌株,在云南种植得非常好,但四川、重庆却没有产出,甚至同一亩地,相邻不到10米,也有产出不一致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菌种退化现象明显、菌种制作龙头企业数量少,标准化田间栽培、管理方法缺少,都是制约羊肚菌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赵琪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是因为自己曾在上面“栽了跟头”。他说:“大概15年前,我认为种植羊肚菌非常简单,只要雨水充足、湿度够就行。头一年羊肚菌长势喜人,但到了第二年产量就下滑了。”经过这次他意识到,羊肚菌种植绝不是“懒庄稼”,而是需要因地、因时制宜,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通过多年在外摸底,赵琪坦言,目前羊肚菌种植最多只有30%会盈利,剩下的基本是亏本或者持平。他说:“很多人说种羊肚菌靠运气,其实运气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达到适宜的湿度、温度、土壤pH值,有一套标准化的管理种植技术,就基本可以实现盈利。”

围绕着“不出菇”和出菇后“成菇难”的问题,团队成员选育获得优异栽培菌株20余个,借助基因手段,突破了羊肚菌大田种植中因为种质差异而引起的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将成菇率提高20%~30%。

同时,团队还创新了羊肚菌标准化大田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出了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模式”和“幼菇标准化管护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冬播春收”模式,结合云南“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将种植周期由120~180天缩短至60~100天,实现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栽培。

在采访中,赵琪还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传统一季的方法,当前的羊肚菌平均亩产为80~15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在120~130元,每亩成本是6500~10000元,这样算下来,种一季每亩只有3000元利润。但如果再采用新技术,8月种植、11月至次年1月收菌,虽然亩产只有60~80公斤,但错开了出菌旺季,收购价可达300元/公斤,算下来每亩有8000余元利润。

他说:“尤其是云南和我国西部地区,30%~40%的地方可以一年种两季。截至目前,我们团队在云南、新疆等7省、区累计示范推广达1万余亩,单季每亩纯收入达8000余元,效益非常明显。”

不断推动产业化进程

赵琪和他的团队对羊肚菌栽培技术投入了极大热情,虽然得到了大多数种植户的信任,但依然免不了受到白眼和怀疑。

他说:“2017年我们专门解决死菇问题,在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的时候不少种植户不理解。他们总说你怎么有这么多条框,太烦琐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通过耐心讲解劝说。”

反复实验、不断选择种植地,是团队做科研必经的过程。赵琪说:“2017年,我们在香格里拉进行的‘夏播秋收’模式种植数十亩羊肚菌,遇到了数十年不遇的雨季,下了半个多月,同时地温超过18摄氏度,再加上种植户缺少责任意识、管理跟不上,造成了已经分化了的原基、小菇一批批缺氧死亡,最后该种植基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虽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赵琪对推动羊肚菌产业化进程的决心却一直没有改变。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不下100个大大小小的公司售卖羊肚菌菌种,但是质量良莠不齐,行业也从来没有一个标准,“我下一步就打算继续与国内、外同行合作,致力于推动、建立羊肚菌产业的相关标准,为老百姓提供行业标准。”

赵琪说:“我们团队也将进一步与地方企业、高校等进行合作,把当前提出的标准化技术继续进行推广、优化;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继续开展相关合作研究,结合当地的产业规划和资源推广新技术。例如,在怒江大峡谷地区,提倡羊肚菌的‘林下栽培模式’技术,在沈阳、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区进行标准化推广种植。”

《中国科学报》 (2018-01-29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